[發明專利]披堿草葉片中內生真菌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62319.2 | 申請日: | 2017-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298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04 |
| 發明(設計)人: | 邵萬均 | 申請(專利權)人: | 邵萬均 |
| 主分類號: | C12Q1/04 | 分類號: | C12Q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南京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葉片 放入 葉肉 內生真菌 葉片表皮 檢測 小塊 清洗 次氯酸鈉溶液 染色劑溶液 檢測結果 酒精溶液 綠色葉片 清水清洗 葉片樣品 剪除 晾干 植株 蓋玻片 表皮 剪去 取下 小段 壓平 浸泡 擠壓 玻璃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披堿草葉片中內生真菌檢測方法,將披堿草植株的葉片完整取下,剪去枯萎部分,取鮮活綠色葉片部分;將葉片部分放入50%酒精溶液中清洗20至40秒,然后放入1%次氯酸鈉溶液中清洗8至10秒,使用清水清洗2次后晾干待用;將葉片剪成1至2厘米的小段,并將邊緣剪除,留取葉片中間小塊;將葉片小塊放入染色劑溶液中浸泡20至25小時;將葉片小塊放入玻璃皿中,將葉片表皮與葉肉分離;將蓋玻片分別放置在葉片表皮和葉肉上,擠壓2至3次,將葉片表皮壓平,使葉肉均勻鋪開;對披堿草葉片樣品進行檢測并獲得檢測結果。本發明具有檢測準確性高、操作簡單、對葉表皮和葉肉分別進行內生真菌檢測的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真菌檢測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披堿草葉片中內生真菌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披堿草,拉丁學名:ElymusdahuricusTurcz.禾本科、披堿草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稈疏叢,直立,基部膝曲。葉鞘光滑無毛;葉片扁平,稀可內卷,上面粗糙,下面光滑,有時呈粉綠色,穗狀花序直立,較緊密,穗軸邊緣具小纖毛,小穗綠色,成熟后變為草黃色,穎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外稃披針形,全部密生短小糙毛,先端延伸成芒,芒粗糙,成熟后向外展開;內稃與外稃等長,先端截平,脊上具纖毛,至基部漸不明顯,脊間被稀少短毛。
目前,已經在披堿草中發現內生真菌,但對其葉片還沒有具體的內生真菌檢測方法。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與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檢測準確性高、操作簡單、對葉表皮和葉肉分別進行內生真菌檢測的披堿草葉片中內生真菌檢測方法。
技術方案:本發明所述的披堿草葉片中內生真菌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驟,
(1)將披堿草植株的葉片完整取下,剪去枯萎部分,取鮮活綠色葉片部分;
(2)將步驟(1)獲得的葉片部分放入50%酒精溶液中清洗20至40秒,然后放入1%次氯酸鈉溶液中清洗8至10秒,使用清水清洗2次后晾干待用;
(3)將步驟(2)獲得的葉片剪成1至2厘米的小段,并將邊緣剪除,留取葉片中間小塊;
(4)將步驟(3)獲得的葉片小塊放入染色劑溶液中浸泡20至25小時;
(5)將步驟(4)獲得的葉片小塊放入玻璃皿中,將葉片表皮與葉肉分離;
(6)將蓋玻片分別放置在葉片表皮和葉肉上,擠壓2至3次,將葉片表皮壓平,使葉肉均勻鋪開;
(7)對步驟(6)獲得的披堿草葉片樣品進行檢測并獲得檢測結果。
其中,所述的步驟(3)通過高溫消毒后的剪刀對葉片進行剪切。
其中,所述的步驟(5)中的玻璃皿為直徑9厘米的玻璃皿。
其中,所述的步驟(6)中的蓋玻片為邊長1.5厘米的正方形蓋玻片。
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顯著優點:本發明披堿草葉片中內生真菌檢測方法的檢測準確性高、操作簡單、對葉表皮和葉肉分別進行內生真菌檢測。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本實施例的披堿草葉片中內生真菌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驟,
(1)將披堿草植株的葉片完整取下,剪去枯萎部分,取鮮活綠色葉片部分;
(2)將步驟(1)獲得的葉片部分放入50%酒精溶液中清洗20秒,然后放入1%次氯酸鈉溶液中清洗8秒,使用清水清洗2次后晾干待用;
(3)將步驟(2)獲得的葉片使用通過高溫消毒后的剪刀剪成1厘米的小段,并將邊緣剪除,留取葉片中間小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邵萬均,未經邵萬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6231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