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鈦酸鈉的濕度傳感器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61843.8 | 申請日: | 2017-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897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4 |
| 發明(設計)人: | 馮昌明;汪洋;李訓紅;汪雪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時瑞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7/02 | 分類號: | G01N27/02;C04B41/87;B82Y30/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樓高潮 |
| 地址: | 212434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鈦酸鈉 濕度 傳感器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濕度傳感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鈦酸鈉的濕度傳感器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和人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今天,濕度傳感器在各個領域有著越來越多的發展和革新。濕度傳感器主要的改革在于優化濕敏材料和研發不同功能、原理、結構的傳感器,而改革的目的在于濕度傳感器的各項參數和性質的提高。水在濕敏材料表面的吸附主要分為化學吸附和物理吸附,而材料表面電導的改變將極大改變材料的整體阻抗。因此,對于濕敏材料,更關注的是材料的表面特性,即一個大的比表面積可以提供與水的更多的接觸空間,有效面積上更多的金屬點、缺陷、尖端等可以為水的化學吸附過程提供更大的靜電驅動力,分子結構如果存在孔道、疏松特征更容易使水快速吸附、擴散等,一維納米結構材料與其他非納米材料相比可以增加材料的敏感特性,而對于一維納米材料的開發目前成為研究熱點。
發明內容
解決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鈦酸鈉的濕度傳感器的制備方法,所得濕度傳感器具有良好的響應恢復特性。
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鈦酸鈉的濕度傳感器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以重量份計,將二氧化鈦粉末2-5份加至30-40wt.%氫氧化鈉溶液10-20份中,超聲攪拌,得到反應液;
步驟2,將步驟1所得反應液至于高壓反應釜中進行反應,冷卻,得到白色產物;
步驟3,將白色產物用去離子水洗凈,然后置于馬弗爐煅燒,得到鈦酸鈉納米棒;
步驟4,將步驟3所得鈦酸鈉納米棒研磨制漿,涂敷基于Ag-Pd叉指電極的Al2O3陶瓷襯底上,老化,即得。
進一步地,步驟1中超聲攪拌的條件為500-800w、200-300rpm、20-30min。
進一步地,步驟2中反應條件為150-180℃、48-60h。
進一步地,步驟3中煅燒溫度為900-1000℃。
進一步地,步驟4中老化條件為100%去離子水、AC 0.5V電壓、24h。
進一步地,所述氫氧化鈉溶液中含有1-3wt.%甘油。
有益效果:本發明所得濕度傳感器的阻抗變化范圍為5個數量級,濕滯回環小于3%,響應恢復時間小于2s,具有良好的響應恢復特性。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基于鈦酸鈉的濕度傳感器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以重量份計,將二氧化鈦粉末2份加至30wt.%氫氧化鈉溶液10份中,超聲攪拌,得到反應液;
步驟2,將步驟1所得反應液至于高壓反應釜中進行反應,冷卻,得到白色產物;
步驟3,將白色產物用去離子水洗凈,然后置于馬弗爐煅燒,得到鈦酸鈉納米棒;
步驟4,將步驟3所得鈦酸鈉納米棒研磨制漿,涂敷基于Ag-Pd叉指電極的Al2O3陶瓷襯底上,老化,即得。
其中,步驟1中超聲攪拌的條件為500w、200rpm、30min。
步驟2中反應條件為150℃、60h。
步驟3中煅燒溫度為900-1000℃。
步驟4中老化條件為100%去離子水、AC 0.5V電壓、24h。
所述氫氧化鈉溶液中含有1wt.%甘油。
實施例2
一種基于鈦酸鈉的濕度傳感器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以重量份計,將二氧化鈦粉末3份加至35wt.%氫氧化鈉溶液12份中,超聲攪拌,得到反應液;
步驟2,將步驟1所得反應液至于高壓反應釜中進行反應,冷卻,得到白色產物;
步驟3,將白色產物用去離子水洗凈,然后置于馬弗爐煅燒,得到鈦酸鈉納米棒;
步驟4,將步驟3所得鈦酸鈉納米棒研磨制漿,涂敷基于Ag-Pd叉指電極的Al2O3陶瓷襯底上,老化,即得。
其中,步驟1中超聲攪拌的條件為600w、250rpm、20min。
步驟2中反應條件為170℃、50h。
步驟3中煅燒溫度為900-1000℃。
步驟4中老化條件為100%去離子水、AC 0.5V電壓、24h。
所述氫氧化鈉溶液中含有1.8wt.%甘油。
實施例3
一種基于鈦酸鈉的濕度傳感器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時瑞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時瑞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6184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