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模擬土體側移的透明土模型試驗裝置及其試驗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61194.1 | 申請日: | 2017-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2775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31 |
| 發明(設計)人: | 仉文崗;周東;丁選明;向鈺周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2D33/00 | 分類號: | E02D33/00 |
| 代理公司: | 50201 重慶大學專利中心 | 代理人: | 王翔 |
| 地址: | 400044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模擬 土體側移 透明 模型 試驗裝置 及其 試驗 方法 | ||
1.一種模擬土體側移的透明土模型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固定在光學平臺(9)上的透明模型箱(1),以及T型塊(3)和加載塊(4);
所述透明模型箱(1)整體為一個矩形箱體;矩形箱體的一側周壁上具有矩形缺口(101);
所述T型塊(3)包括相互垂直的長方體翼緣部(301)和長方體腹板部(302);所述T型塊(3)由若干塊T字型片狀板堆疊組合而成;所述T型塊(3)嵌坐于透明模型箱(1)的缺口側;所述翼緣部(301)位于透明模型箱(1)的內腔中;所述腹板部(302)從矩形缺口(101)處伸出;所述T型塊(3)與透明模型箱(1)的對合邊沿處閉合;所述翼緣部(301)與透明模型箱(1)合圍出半包圍空間(S);
所述半包圍空間(S)內具有透明薄膜袋(5);所述透明薄膜袋(5)緊貼半包圍空間(S)的側壁;所述透明薄膜袋(5)內設置有模擬樁周土體的透明土(2);
所述透明模型箱(1)外設置有油壓千斤頂(6)、兩臺工業相機(7)和兩臺激光發射器(8);所述油壓千斤頂(6)位于透明模型箱(1)的缺口側;所述兩臺工業相機(7)布置在矩形缺口(101)對側和透明模型箱(1)上方;所述兩臺激光發射器(8)布置在與缺口側相鄰的兩側;
試驗時,所述透明土(2)中埋置試驗模型樁;所述加載塊(4)被油壓千斤頂(6)抵在腹板部(302)上;油壓千斤頂(6)對加載塊(4)分級施加位移;所述兩臺激光發射器(8)發射激光,在透明土(2)內形成兩個透明土散斑場;所述工業相機(7)記錄透明土散斑場的變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模擬土體側移的透明土模型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模型箱(1)采用有機玻璃制得。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模擬土體側移的透明土模型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壓千斤頂(6)、工業相機(7)和激光發射器(8)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支架的高度和角度均可調節;所述光學平臺(9)上設置有預留螺孔;所述支架采用螺釘固定在光學平臺(9)上。
4.一種關于權利要求1所述試驗裝置的試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按設計尺寸制作透明模型箱(1)、T字型片狀板和加載塊(4);
2)將T字型片狀板堆疊在透明模型箱(1)的缺口處,形成T型塊(3);
3)將透明薄膜袋(5)放置到半包圍空間(S)內;
4)在透明薄膜袋(5)內配制透明土(2)至設計高度;配制過程中將模型樁埋置于設計位置;配制完成后靜置24小時;
5)布置并調整油壓千斤頂(6)、工業相機(7)和激光發射器(8);
6)油壓千斤頂(6)對加載塊(4)分級施加位移;在施加完成第i級位移后,待透明土(2)中散斑場穩定,使用工業相機(7)進行拍攝;調整激光發射器(8)的水平位置和高度,以獲取在第i級位移下不同位置處的透明土切面圖像;
7)保存圖片,關閉激光發射器(8),整理試驗器材;
8)使用PIV技術處理試驗圖像,得到樁周透明土(2)各切面的位移矢量圖。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試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1)之后,還具有擦洗透明模型箱(1)側壁的相關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大學,未經重慶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6119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