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帆往復發電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60882.6 | 申請日: | 2017-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9132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9 |
| 發明(設計)人: | 胡健;張維鵬;孫士麗;李聰慧;李思朋;孫嘉育;耿沖;郭婷;劉立超;李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F03B17/06 | 分類號: | F03B17/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0001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往復 發電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雙帆往復發電裝置,屬于發電裝置領域,為了在較小的水流速度下可實現自身的循環往復運動并發電,包括有兩個支撐結構、兩個導軌組成的方形架體,每個導軌中安裝有滑塊,滑塊上安裝有舵機,舵機輸出端連接有帆板,且兩個帆板所在平面的夾角是90°,在兩個支撐結構中的一個支撐結構內側對稱設置有兩個分別控制對應舵機運動的超聲波模塊,每個支撐結構的兩端上分別設置有一同步帶輪,四個同步帶輪之間設置有同步帶,且所述同步帶還與兩個舵機固連,每個同步帶輪的帶輪軸與設置在導軌上的發電機的電機軸連接。本發明在較小的水流速度下可以利用水對帆板的作用力實現自身的循環往復運動,并且在這個循環運動的過程中驅動發電裝置進行發電。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發電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雙帆往復發電裝置。
背景技術
任何在流體中的物體都會受到流體的作用力,尤以垂直于流體運動方向的平面的受力最大,人們利用這種作用力發明了水力發電裝置和風帆,但是現有的水力發電裝置都是在較高的流速下表現良好,在洋流發電中表現效果較差,而且在河流發電中需要建筑水壩來提高流體速度,故投入較高且影響生態和航運,故開發一種可以在河流洋流使用且不影響生態航運的發電裝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雙帆往復發電裝置,在較小的水流速度下可以利用水對帆板的作用力實現自身的循環往復運動,并且在這個循環運動的過程中驅動發電裝置進行發電。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包括有兩個支撐結構、兩個導軌組成的方形架體,每個導軌中安裝有滑塊,滑塊上安裝有舵機,舵機輸出端連接有帆板,且兩個帆板所在平面的夾角是90°,在兩個支撐結構中的一個支撐結構內側對稱設置有兩個分別控制對應舵機運動的超聲波模塊,每個支撐結構的兩端上分別設置有一同步帶輪,四個同步帶輪之間設置有同步帶,且所述同步帶還與兩個舵機固連,每個同步帶輪的帶輪軸與設置在導軌上的發電機的電機軸連接。
本發明還包括這樣一些結構特征:
1.撐結構是支撐板,且在兩個導軌之間還均勻設置有枕木。
2.兩個帆板中的一個垂直于來流方向、另一個平行于來流方向。
3.兩個超聲波模塊位于兩個導軌之間,且超聲波模塊與外部控制系統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通過舵機實現了兩個帆板的狀態交換,兩個帆板不斷地循環運動會帶動發電機產生交流電,位于系統四個角的發電機所發出的電能在經過整流變壓后就可以被利用。通過帆板的形式提高了對水的動能尤其是低速度水的動能的采集和利用,導軌可以幾乎無限延長不需要建設水壩,不影響魚類的洄游和船舶航運,而且可以在水中多層多排布置,不僅適用于河流發電還適用于洋流發電。
附圖說明
圖1為雙帆往復發電裝置的左視布局示意圖;
圖2為雙帆往復發電裝置的正視布局示意圖;
圖3為雙帆往復發電裝置的俯視布局示意圖;
圖4為雙帆往復發電裝置的正等測圖;
圖5為雙帆往復發電裝置的同步帶輪部位放大視圖;
圖6為雙帆往復發電裝置的滑塊與帆板結構放大視圖。
圖中:1帆板,2舵機,3滑塊,4同步帶輪,5同步帶,6發電機,7支撐結構,8超聲波模塊,9枕木,10導軌,11發電機底座,12沉頭螺栓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程大學,未經哈爾濱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6088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調距槳渦輪波浪換能器系統
- 下一篇:一種混合脈沖動力發動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