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硬涂膜及具有硬涂膜的柔性顯示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58986.3 | 申請日: | 2017-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0039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8 |
| 發明(設計)人: | 李升佑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友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D4/02 | 分類號: | C09D4/02;C09D133/14;G02B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鐘晶,鐘海勝 |
| 地址: | 韓國全***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硬涂膜 具有 柔性 顯示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硬涂膜以及具有該硬涂膜的柔性顯示器。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如下硬涂膜以及具有該硬涂膜的柔性顯示器:即使不包括支撐基底,也具有優異的耐沖擊性和卷曲性,以及優異的耐彎曲性。
背景技術
硬涂膜已被用來保護各種圖像顯示器的表面,包括液晶顯示裝置(LCD)、電致發光(EL)顯示裝置、等離子體顯示器(PD)、場致發射顯示器(FED)等。
近年來,柔性顯示器作為下一代顯示裝置而受到關注,其使用諸如塑料的柔性材料替代傳統的無柔性的玻璃基底,即使像紙一樣進行彎曲也能保持顯示器性能。在這方面,需要一種硬涂膜,其不僅具有高硬度和良好的耐沖擊性,而且具有適當的柔性,而不會在其生產或使用過程中在膜邊緣處卷曲。
韓國專利申請公開第2014-0027023號公開了一種硬涂膜,其包括支撐基底;第一硬涂層,其形成在所述基底的一個表面上,并且包含第一可光固化交聯共聚物;和第二硬涂層,其形成在所述基底的另一表面上,并且包含第二可光固化交聯共聚物和分布在所述第二可光固化交聯共聚物中的無機顆粒,該硬涂層顯示高硬度,耐沖擊性,耐擦傷性及高透明性。
然而,不包括支撐基底的耐沖擊性和卷曲性優異的硬涂膜還沒有開發出來。
發明內容
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硬涂膜,即使不包括支撐基底,也具有優異的耐沖擊性和卷曲性,以及優異的耐彎曲性。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上述硬涂膜的柔性顯示器。
技術方案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單層無基底硬涂膜,其包含伸長率為50至350%的低聚物的交聯聚合物,其中所述硬涂膜的由以下等式1定義的交聯彎曲剛度值的范圍為0.5至10N·mm·%:
等式1:
交聯彎曲剛度=彎曲剛度(N)×涂層厚度(mm)×交聯密度(%)。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硬涂膜可由包含伸長率為50至350%的低聚物、光引發劑和溶劑的硬涂組合物形成。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中,伸長率為50至350%的低聚物可包含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中,伸長率為50至350%的低聚物可包含二官能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具有上述硬涂膜的柔性顯示器。
有益效果
即使根據本發明的硬涂膜為不包括支撐基底的單層膜,其在耐沖擊性和卷曲性方面也優異,而且具有優異的耐彎曲性,因此能夠被有效地用于柔性顯示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對本發明進行更詳細地描述。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涉及一種單層無基底硬涂膜,其包含伸長率為50至350%的低聚物的交聯聚合物,其中硬涂膜的由以下等式1定義的交聯彎曲剛度值的范圍為0.5至10N·mm·%:
等式1:
交聯彎曲剛度=彎曲剛度(N)×涂層厚度(mm)×交聯密度(%)。
交聯彎曲剛度是由硬涂膜的彎曲剛度確定的值,其為硬涂膜在恒定速度下彎曲時由硬涂膜產生的最大強度,硬涂膜的交聯密度示出了硬涂膜的聚合物網絡是如何緊密地相互連接的,以及固化后硬涂膜的厚度。用于測量硬涂膜的厚度,交聯密度和彎曲剛度的方法沒有特別限制,可通過本領域已知的任何方法進行測量。例如,可如下測定彎曲剛度:將硬涂膜放置在彼此隔開一定距離的兩個點上,并通過在恒定速度下沿放置膜的垂直方向施加負載來按壓膜,直到發生膜破裂,從而測量應力與應變。交聯密度可通過Flory-Rehner法或Mooney-Rivlin法等測量,Flory-Rehner法通過溶脹計算交聯密度,Mooney-Rivlin法通過測量應力應變而計算交聯密度。
例如,彎曲剛度和交聯密度可通過后述的實驗例中記載的方法來測量。當交聯彎曲剛度的值小于0.5N·mm·%時,硬涂膜難以獲得足夠的耐沖擊性,當該值超過10N·mm·%時,硬涂膜的耐沖擊性和耐彎曲性可能降低。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硬涂膜包含伸長率為50至350%的低聚物的交聯聚合物,通過將交聯后的彎曲剛度值的范圍調整為0.5至10N·mm·%,即使為不包括支撐基底的單層膜,硬涂膜也具有優異的耐沖擊性和卷曲性,以及具有優異的耐彎曲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友精細化工有限公司,未經東友精細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5898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