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橋臺臺背組合回填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58010.6 | 申請日: | 2017-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3478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3 |
| 發明(設計)人: | 黃祥國;朱紅西;邱宏勝;王俊豐;于永龍;蔡大鵬;李天祥;徐平;覃明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市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21/00 | 分類號: | E01D21/00;E02D17/18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萬榮 |
| 地址: | 430056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回填 橋臺臺背 擋土墻 空白區域 施工 倒三角 臺階狀 發生概率 輕質泡沫 承載力 回填土 好土 減小 臺背 跳車 挖除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橋臺臺背組合回填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臺背與擋土墻圍成的區域采用好土回填;將臺背與擋土墻所形成的U形區域的回填土挖除并清理形成倒三角臺階狀空白區域;在倒三角臺階狀空白區域內采用輕質泡沫土進行回填。本發明提出的橋臺臺背組合回填施工方法,提高了臺背回填區域施工質量,增強了回填區域承載力,減小了跳車情況的發生概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橋梁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橋臺臺背組合回填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由于橋梁臺背在一定范圍內,尤其是臺背墻內側,壓實作業面狹小而無法采用強壓設備,使得較難達到規定壓實度要求,臺背處路基壓實質量與開闊段路基填筑質量相比較,先天存在劣勢,通車后荷載反復作用容易引起臺背處路基的壓縮沉降。同時路基與臺背銜接處剛柔相濟,橋臺為剛性,路基為柔性,兩種結構對基底的承載力和沉降量也不同,將加劇不均勻沉降狀況。
臺背回填一直都是橋梁工程的通病,不均勻沉降將引起跳車現象,影響行車的舒適性,加速結構物與路面的損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橋臺臺背組合回填施工方法,旨在提高臺背回填區域施工質量,增強回填區域承載力,減小跳車情況的發生概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橋臺臺背組合回填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臺背與擋土墻圍成的區域采用好土回填;
將臺背與擋土墻所形成的U形區域的回填土挖除并清理形成倒三角臺階狀空白區域;
在倒三角臺階狀空白區域內采用輕質泡沫土進行回填。
優選地,所述將臺背與擋土墻圍成的區域采用好土回填的步驟具體包括:
清理基底并進行測量放樣;
采用回填土回填時,進行分層鋪土和分層壓實。
優選地,所述采用回填土回填時,進行分層鋪土和分層壓實的步驟中,采用每填一層,壓實一層,檢測一層,檢查頻率為每側每層設置多個檢驗點,壓實度經檢測合格再填筑下一層。
優選地,對回填土進行分層壓實時,采用振動壓路機進行穩壓并低振多次后,通過壓路機進行靜壓直至無明顯輪跡,并對于橋臺及兩側擋土墻周邊采用夯實機具夯實以防止對周邊墻體的損壞。
優選地,所述將臺背與擋土墻所形成的U形區域的回填土挖除并清理形成倒三角臺階狀空白區域的步驟具體包括:
采用挖掘機對臺背與擋土墻所形成的U形區域的回填土挖除,直至挖到擋土墻及臺背基腳底部,開挖區域底部寬度為80-100cm,空白區域一側為擋土墻或橋臺,另一側按1:1放坡以形成倒梯形開挖面;
將放坡斜面修整為臺階狀,每級臺階寬30-50cm、高30-50cm,從而形成一倒三角臺階狀區域。
優選地,所述在倒三角臺階狀空白區域內采用輕質泡沫土進行回填的步驟中,采用分層分塊方式填筑輕質泡沫土,分層厚度與回填土臺階高度一致。
優選地,所述在倒三角臺階狀空白區域內采用輕質泡沫土進行回填的步驟中,從底部起算,輕質泡沫土回填區內,每隔第一預設高度設置一層鋼絲網,每隔第二預設高度設置一道變形縫,所述變形縫采用瀝青杉板且貫穿整個泡沫輕質土回填區。
優選地,澆筑輕質泡沫土時采用泵管輸送,且泵管的出料口與填筑面保持水平以減少對未固化的輕質泡沫土擾動。
優選地,在輕質泡沫土進行回填時,對輕質泡沫土的流動值、水泥漿及輕質土拌和物容重進行檢測和測量以對輕質泡沫土的填筑進行實時調整。
優選地,在輕質泡沫土進行回填時,澆筑完輕質泡沫土的頂層后,對澆筑體頂層表面覆蓋塑料薄膜或土工布進行養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市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武漢市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5801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橋梁設備
- 下一篇:架空輸電導線風偏特性監測系統、測試方法和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