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李子播種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57344.1 | 申請日: | 2017-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8745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3 |
| 發明(設計)人: | 扶本群;鐘緒猛;陳憶;鐘金昆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昌縣大菠蘿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C1/06 | 分類號: | A01C1/06;A01C7/1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蘭鋒盛世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羅炳鋒 |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紹***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李子 播種 裝置 | ||
本專利涉及種植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李子播種裝置,整個裝置中的分粒裝置能控制播種的間隔和每次的播種量,實現李子種子播種的控制;在李子種子分粒后進行拌種步驟,能讓粉劑充分的將李子種子進行包裹,且包裹了粉劑后的李子種子不會與播種裝置進行碰撞,使李子種子上的粉劑包裹完整,使種子能夠順利的萌發和生長。本方案能對李子種子進行精量播種和拌種。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種植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李子播種裝置。
背景技術
李子種子的播種前,需要對李子種子進行浸泡和拌種,浸泡能增強種子的呼吸作用,讓李子種子能夠快速的萌發;拌種指的是在播種前將李子種子與農藥、菌肥等粉劑拌和,農藥防止李子種子被病蟲害侵入,菌肥能為李子種子的萌發和生長提高必要的養分。完成以上步驟后對種子進行播種,播種的過程多采用人工進行播種,播種速度慢效率低。
所以現在也會采用一些播種裝置對種子進行播種,播種的過程中種子會與播種裝置碰撞,會讓種子上的包裹的粉劑脫落,導致對種子的拌種步驟產生的效果不佳;同時現有的播種裝置在播種過程中,種子會卡在播種孔中,導致漏播,在播種后需要進行檢查補種,導致人力成本提高,效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意在提供一種李子播種裝置,以對李子種子進行精量播種和拌種。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基礎方案如下:一種李子播種裝置,包括進料斗、機殼、分粒機構和拌種機構;
所述機殼的下端設有進料口,所述進料斗上設有出料口,所述進料斗與機殼固定連接,且進料口與出料口相對;
所述分粒機構包括進料盤、出料盤和轉軸,所述進料盤與出料盤重疊設置,且轉軸穿過進料盤和出料盤的中心與機殼轉動連接,所述進料盤位于靠近機殼進料口的一側,且進料盤與機殼的內壁間隙配合,進料盤與轉軸固定連接,所述出料盤與轉軸間隙配合,且出料盤與機殼固定連接;所述進料盤上設有若干能與進料口重合的第一通孔,出料盤的上端設有能與第一通孔重合的第二通孔,且機殼的內壁上固定安裝有能夠貫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彈簧片;
所述拌種機構包括拌種盤和出料管,所述拌種盤的中心穿過轉軸與機殼固定連接,且拌種盤內設有拌種腔,拌種盤的上端設有與拌種腔連通的第三通孔,拌種盤的下端設有與拌種腔連通的第四通孔,所述出料管與拌種盤的第四通孔處固定連接,所述拌種盤的第三通孔與出料盤的第二通孔相對;
所述轉軸內設有容納粉劑的容納腔,且轉軸上設有若干與容納腔連通的第五通孔,且拌種盤內設有若干能與第五通孔連通的第六通孔。
基礎方案的原理:操作時,將李子種子放置到料斗中,李子種子依次通過出料口和進料口進入到進料盤的第一通孔中,此時轉軸轉動,轉軸帶動進料盤轉動,轉動的過程中,帶有李子種子的第一通孔到達第二通孔處,在第一通孔與第二通孔重合的過程中,被壓縮的在機殼與進料盤的間隙內的彈簧片伸展,進而彈簧片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貫穿,將第一通孔內的李子種子進入到第二通孔內,具有水平速度的李子種子從第二通孔滾動至第三通孔內,進而進入到拌種腔中,此過程中轉軸繼續轉動,使容納腔中的粉劑從第五通孔中溢出,當第五通孔與第六通孔重合時,粉劑進入到拌種腔中,此時粉劑粘附在李子種子上,進而對李子種子進行拌種;李子種子在重力作用下滑落至容納腔底部的第四通孔處,進入到出料管中,李子種子穿過出料管進入到土壤中,實現播種;此過程中,進料盤上的其他第一通孔依次與進料口重合,對其他的李子種子進行傳送和拌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昌縣大菠蘿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未經新昌縣大菠蘿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5734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汽車副儀表板與儀表板本體前端連接結構
- 下一篇:一種儀表板總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