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機型全寬度板帶軋制板形控制工作輥及設計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57250.4 | 申請日: | 2017-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5205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2 |
| 發明(設計)人: | 曹建國;李艷琳;柴雪婷;孔寧;何安瑞;李洪波;楊光輝;張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1B27/02 | 分類號: | B21B27/02;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 地址: | 100083***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型 寬度 軋制 控制 工作 設計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機械軋制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多機型全寬度板帶軋制板形控制工作輥及設計方法,以基準寬度設計包括特定的凸度調節段、磨損控制段和結構工藝段的板形控制工作輥,為具有工作輥液壓竄輥系統的新一代軋機提供不同板帶寬度的初始竄輥位置和竄輥策略,實現一套工作輥輥形適應多種軋機機型全寬度板帶軋制的兼具不均勻變形邊降、凸度控制和不均勻磨損控制的多重能力;本發明新穎合理,應用前景廣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械軋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多機型全寬度板帶軋制板形控制工作輥及設計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寬帶鋼熱連軋機生產實踐廣泛采用國外研制發明的CVC、K-WRS、SmartCrown等主流機型的多種板形控制方法。
K-WRS工作輥輥形一端為錐形(taper),上下工作輥反對稱布置,根據板帶的寬度調節工作輥竄動的位置,從而降低板帶凸度、減少邊部磨損,達到控制磨損的目的。K-WRS雖然具有磨損控制能力,但不具有不均勻變形凸度控制能力,適用于熱連軋機下游機架。
CVC、SmartCrown軋機具有強的凸度控制能力和一定的邊降控制能力,但是缺乏磨損控制能力,主要適用于磨損較小的熱連軋上游機架和冷連軋機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多機型全寬度板帶軋制板形控制工作輥及設計方法。
本發明采用的是非對稱自補償工作輥,非對稱自補償工作輥非對稱自補償技術是利用輥形和竄輥的非對稱性來改變工作輥的磨損,改善輥縫的非對稱性。它的基本原理是根據軋制過程中工作輥的磨損規律,通過特殊的非對稱自補償工作輥輥形配置,配合特定的竄輥策略,使工作輥的磨損形式由“U”型磨損變為“L”型磨損,打開箱型磨損的一個邊,使軋件始終處于輥形平坦的區域內軋制,同時具備凸度、邊降和磨損重控制能力。在授權發明專利“兼顧帶鋼凸度、邊降控制和磨損控制的工作輥及使用方法”投入我國累計電工鋼產量最大的一米七熱連軋機基礎上,結合生產實際自主開發了寬幅非對稱自補償N系列工作輥及液壓竄輥與彎輥綜合策略,突破了寬幅無取向硅鋼極端軋制條件的限制。為了追求更高的尺寸精度,非對稱自補償工作輥通常根據板帶寬度設計不同的輥形,隨著生產柔性化、低耗高效的需求日益增加,板帶寬度規格更加多樣化,急需要提出一種適應所有板帶寬度的非對稱自補償工作輥。
基于以上問題,本發明基于非對稱自補償工作輥技術的設計原理如圖1所示,分析了不同板帶寬度對磨損輥形的影響,通過改變初始竄輥位置和竄輥策略結合根據磨損規律設計的非對稱輥形,解決了不同板帶寬度需要配備多套輥形的問題。
本發明的具體技術方案為:一種多機型全寬度板帶軋制板形控制工作輥,包括依次連接的凸度調節段、磨損控制段和結構工藝段;
所述凸度調節段的長度L1為:其中Lw為工作輥長度,BO為基準板帶寬度,所述基準板帶寬度為最大的板帶寬度,SSO為基準板帶的初始竄輥位置,單位均為mm;所述凸度調節段的輥形曲線為:y=-0.12×sin(x·π/Lw),其中0<x<L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科技大學,未經北京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5725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不銹鋼復合板的高效隔離生產方法
- 下一篇:一種行星軋管機的冷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