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茄子耐澇性快速鑒定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56927.2 | 申請日: | 2017-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556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5 | 
| 發明(設計)人: | 楊旭;張宇;王露;成玉富 | 申請(專利權)人: | 揚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7/00 | 分類號: | A01G7/00;G06Q50/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鐘山專利代理有限公司32252 | 代理人: | 戴朝榮 | 
| 地址: | 225009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茄子 耐澇性 快速 鑒定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茄子耐澇性鑒定方法,特別是一種茄子耐澇性快速鑒定的方法。
背景技術
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是世界十大蔬菜作物之一,在世界大多數地區都有栽培,尤其以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等地區種植廣泛。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茄子生產國,也是茄子的次生起源中心,其栽培面積約占世界的50%。2013年,我國茄子的種植面積為80.1萬公頃,總產量達到2845.58萬噸。茄子營養價值高,維生素和礦物質豐富,特別是維生素E、P以及鐵元素的含量較高。此外,茄子含有多種生物堿,具有廣泛的藥用價值。
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種植的茄子常因幼苗期降雨過多、土壤含水量過高而導致茄子植株生長受到澇害,造成較大幅度減產。采用土壤改良、挖溝排水等措施,對減輕澇害能起一定作用,但通過遺傳改良提高茄子苗期的抗澇性,可能是一條更有效的途徑。因此,開展茄子種質資源耐澇性快速鑒定研究,對大量種質資源的篩選及茄子的耐澇育種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茄子耐澇性快速鑒定的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茄子耐澇性快速鑒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
步驟一:對四葉一心茄子幼苗進行淹水處理,淹水過土壤表面2cm,持續淹水14d;
步驟二:淹水14d后進行澇害恢復處理,恢復7d后進行茄子幼苗表型觀察,選擇葉片顏色和脫落性、莖稈形態這2個評價指標進行評價;
步驟三:采用葉片顏色和脫落性、莖稈形態這2個評價指標進行定量分級,制定等級得分標準;
步驟四:利用等級得分標準評定出每份材料中茄子幼苗的等級得分,算得每份材料的平均得分數;
步驟五:利用算得的每份材料的平均得分數計算耐澇性隸屬函數值,每份材料的2種耐澇性隸屬函數值累加算其平均數可得該材料的平均隸屬函數值,利用平均隸屬函數值比較不同茄子材料之間的耐澇性,若綜合隸屬函數值越高,則表明茄子耐澇性越強。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一具體為,每份材料在穴盤中播種30粒種子,待茄子幼苗長至二葉一心時進行間苗移苗處理,每份材料選取16株長勢一致的幼苗,待茄子幼苗長至四葉一心時進行淹澇處理,將穴盤放入水泥淹澇池中進行淹澇處理,池中放水至土壤表面2cm,淹澇期間保持水位的恒定,淹澇處理14d。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二具體為,澇處理14d后,將水泥淹澇池中的水全部放盡,對茄子幼苗進行正常的生長管理,7d后對茄子幼苗葉片顏色和脫落性、莖稈形態這2個評價指標進行等級得分統計。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三中茄子幼苗耐澇形態評價指標及得分標準為,采用葉片顏色和脫落性、莖稈形態這2個評價指標進行定量分級,制定等級得分標準:
(1)葉片顏色和脫落性:
A級:葉片基本恢復生長,或僅葉尖有枯黃現象,得分0分;
B級:無枯死葉片,黃化葉片小于等于2片,得分1分;
C級:幼苗已恢復正常生長,枯死葉片不超過3片,得分2分;
D級:幼苗大部分葉片幾乎枯死,僅心葉黃綠色,得分3分;
E級:幼苗葉片全部枯死,無綠色葉片,得分4分;
(2)淹水處莖稈形態:
A級:淹水處莖稈正常生長,無任何異常生長現象,得分0分;
B級:淹水處莖稈出現膨大生長現象,得分1分;
C級:淹水處莖稈出現縊縮現象,有組織壞死趨勢,得分2分;
D級:淹水處莖稈壞死,植株倒伏,得分3分。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四中每份材料的平均得分數計算公式為:
式中,Xi表示各澇害等級株數;Ni表示各澇害等級所對應的得分數。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五中耐澇隸屬函數值Xij用模糊數學隸屬函數值方法,計算公式為:
其中,表示第i種的第j指標的耐冷隸屬函數值,Xij表示第i種的第j指標的數值,Xjmax表示j指標的最大數值,Xjmin表示j指標的最小數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揚州大學,未經揚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5692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