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鍋具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356831.6 | 申請日: | 2017-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879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25 |
| 發(fā)明(設計)人: | 周艷;寧軍華;崔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J27/00 | 分類號: | A47J27/00;A47J36/06;A47J36/10;A47J3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 地址: | 529156 廣東省江***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烹飪鍋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鍋具。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烹飪鍋具的性能要求也越來越高。鍋具的鍋身與鍋蓋之間的密封微壓性能和防濺水性能是影響鍋具性能和品質的重要因素。
然而,在現有技術中,目前的鍋具存在結構設計缺陷,導致鍋蓋與鍋身之間的密封性差或者極易發(fā)生濺水,不能同時兼具密封微壓性能和防濺水性能,極大地影響了用戶體驗。
因此,如何使鍋具兼具較好的密封微壓性能和防濺水性能,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要解決的重要技術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兼具良好的密封微壓性能和防濺水性能的鍋具。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鍋具,包括鍋身和鍋蓋,所述鍋身的鍋沿內圈設有由下而上向外擴大的起級臺階,所述鍋蓋的外緣與所述起級臺階上側的鍋身內壁之間存在第一間隙,所述鍋蓋的下側設有與所述起級臺階貼合的密封面,所述密封面連接有與所述起級臺階下側的所述鍋身內壁配合的環(huán)形密封邊,所述環(huán)形密封邊與所述鍋身內壁之間存在第二間隙。
優(yōu)選地,在上述鍋具中,所述起級臺階沿所述鍋身外側向所述鍋身內側的方向逐漸向鍋底傾斜。
優(yōu)選地,在上述鍋具中,所述起級臺階的傾斜角度為10°~45°。
優(yōu)選地,在上述鍋具中,所述第一間隙和所述第二間隙的寬度為0.9mm~1.5mm。
優(yōu)選地,在上述鍋具中,所述鍋沿的頂端高于所述鍋蓋的外緣頂端。
優(yōu)選地,在上述鍋具中,所述起級臺階與位于其上下兩側的所述鍋身內壁的連接處均為圓弧過渡面。
優(yōu)選地,在上述鍋具中,所述鍋蓋的上表面與所述鍋蓋的外緣的連接處為圓弧過渡面。
優(yōu)選地,在上述鍋具中,所述環(huán)形密封邊為焊接于所述鍋蓋下側的環(huán)形折邊結構。
優(yōu)選地,在上述鍋具中,所述鍋蓋為空心結構。
本發(fā)明提供的鍋具,包括鍋身和鍋蓋,鍋身的鍋沿內圈設有由下而上向外擴大的起級臺階,鍋蓋的外緣與起級臺階上側的鍋身內壁之間存在第一間隙,鍋蓋的下側設有與起級臺階貼合的密封面,密封面連接有與起級臺階下側的鍋身內壁配合的環(huán)形密封邊,環(huán)形密封邊與鍋身內壁之間存在第二間隙。
使用該鍋具進行蒸煮烹飪時,從鍋蓋外緣溢出的部分水蒸氣冷卻成水珠并停留在第一間隙中,當水珠越積越多,就會在起級臺階上形成一層具有浸封效果的水膜,即形成外部水封,同時,由于鍋蓋的密封面與起級臺階貼合接觸,在水的表面張力的作用下,會將鍋蓋與鍋身緊緊地吸在一起,再加上鍋蓋的重力作用,使鍋內的水蒸氣難以溢出,最終達到密封微壓效果;同時,鍋內水蒸氣會在環(huán)形密封邊與鍋身內壁之間的第二間隙冷卻成水珠,再加上外部水封的部分水沿起級臺階回流到第二間隙內,從而形成內部水封。當鍋身內的氣體壓力處于微壓時,外部水封和內部水封形成雙重密封,保證鍋身與鍋蓋之間的密封微壓性能。當鍋身內的氣體壓力大于大氣壓力和鍋蓋重力之和時,鍋蓋被頂起,蒸汽排出,此時,雙重水封結構立即被破壞,外部水封的大部分水沿起級臺階隨即流回鍋內,從而保證無水濺出或濺水很少。
可見,本方案可以在鍋身與鍋蓋之間形成內外兩側雙重水封的密封結構,保證鍋具能兼具良好的密封微壓性能和防濺水性能,從而減少蒸汽的外泄,避免食物營養(yǎng)的流失,同時加速鍋身內部食物的營養(yǎng)流動,達到健康烹飪的目的,改善了用戶體驗。良好的防濺水性能還有利于保持灶具臺面的整潔,提升用戶感受。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中的鍋蓋與鍋身配合的局部立體剖視圖;
圖2為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中的鍋蓋與鍋身配合的局部縱向剖視圖;
圖3為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中的鍋身的局部立體剖視圖;
圖4為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中的鍋身的縱向剖視圖;
圖5為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中的鍋蓋的縱向剖視圖。
圖1至圖5中:
1-鍋身、2-起級臺階、3-鍋沿、4-鍋蓋、5-環(huán)形密封邊、6-鍋蓋外緣、7-第一間隙、8-第二間隙、9-內蓋、10-空腔、11-密封面。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未經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5683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智能預約電飯鍋
- 下一篇:一種帶有放置腔的煲湯砂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