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布敦巖瀝青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56149.7 | 申請日: | 2017-05-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6838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03 |
| 發明(設計)人: | 劉黎萍;李伊;孫立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同濟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1C19/10 | 分類號: | E01C19/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吳林松;孔翰 |
| 地址: | 20009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布敦巖 瀝青 改性瀝青 混合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布敦巖瀝青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依據布敦巖瀝青改性瀝青混合料的設計配比,完成布敦巖瀝青、基質瀝青、礦粉與集料的準備,以及集料的加熱工作;(2)、將基質瀝青總量的1/2摻入到集料中,進行初次充分拌合;(3)、將礦粉總量的1/2摻入到步驟(2)中經過初次充分拌合的混合料中,進行第二次充分拌合;(4)、將全部布敦巖瀝青摻入到步驟(3)中經過二次充分拌合的混合料中,進行第三次充分拌合;(5)、將剩余的基質瀝青摻入到步驟(4)中經過三次充分拌合的混合料中,進行第四次充分拌合;(6)、將剩余的礦粉摻入到步驟(5)中經過四次充分拌合的混合料中,進行第五次充分拌合,得到布敦巖瀝青改性瀝青混合料。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道路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布敦巖瀝青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在目前常規的拌和工藝中,一般先將加熱后的集料與常溫下的巖瀝青在拌缸中拌和,再將加熱后的瀝青添加到拌和缸中拌和,最后再添加礦粉。這種拌和工藝,沒有考慮粗集料、細集料和巖瀝青吸附瀝青能力的差異,造成粗集料、細集料的瀝青裹附情況不同,進而影響到混合料的壓實性,為達到目標空隙率就需增加瀝青用量,造成瀝青資源的浪費,降低布敦巖瀝青改性瀝青的經濟性。因此,根據布敦巖瀝青的特點改進現有拌和工藝很有必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目的是提供一種布敦巖瀝青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制備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是:
一種布敦巖瀝青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制備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1)、依據布敦巖瀝青改性瀝青混合料的設計配比,完成布敦巖瀝青、基質瀝青、礦粉與集料的準備,以及集料的加熱工作;
(2)、將基質瀝青總量的1/2摻入到集料中,進行初次充分拌合;
(3)、將礦粉總量的1/2摻入到步驟(2)中經過初次充分拌合的混合料中,進行第二次充分拌合;
(4)、將全部布敦巖瀝青摻入到步驟(3)中經過二次充分拌合的混合料中,進行第三次充分拌合;
(5)、將剩余的基質瀝青摻入到步驟(4)中經過三次充分拌合的混合料中,進行第四次充分拌合;
(6)、將剩余的礦粉摻入到步驟(5)中經過四次充分拌合的混合料中,進行第五次充分拌合,得到布敦巖瀝青改性瀝青混合料。
作為優選,集料選自石灰巖、玄武巖或輝綠巖。
作為優選,瀝青選自70#石油瀝青或SBS改性瀝青。
作為優選,礦粉為石灰巖礦粉。
作為優選,巖瀝青為布敦巖瀝青,且布敦巖瀝青中瀝青含量不小于20%,15℃下密度為1.70-1.90g/cm3,含水量小于2.0%。
作為優選,在步驟(1)中,集料的加熱溫度為180-190℃,而在室內小型拌鍋中的拌和溫度為165-175℃。
作為優選,在步驟(2)中,瀝青在室內小型拌鍋中的加熱溫度為155-170℃。
作為優選,在步驟(2)中,其拌和在室內小型拌鍋中進行,拌和時間為60-90s。
作為優選,在步驟(3)中,礦粉加入室內小型拌鍋時需加熱至180-190℃,拌和時間為60-90s。
作為優選,在步驟(4)中,巖瀝青加入室內小型拌鍋的溫度為自然溫度,拌和時間為60-90s。
作為優選,在步驟(5)中,瀝青加入室內小型拌鍋時的溫度為155-170℃,拌和時間為60-90s。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同濟大學,未經同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5614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