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端到端深度學習框架下的多曝光圖像融合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53492.6 | 申請日: | 2017-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0398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金華;何寧;徐光美;張敬尊;張睿哲;王郁昕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聯合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T5/50 | 分類號: | G06T5/50;G06N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馳納智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謝亮 |
| 地址: | 10010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子圖像 卷積神經網絡 融合 多曝光圖像 融合處理 輸出圖像 原始圖像 端到端 合并 傳統方式 結果融合 輸出 下采樣 權重 算法 學習 圖像 曝光 網絡 | ||
1.一種端到端深度學習框架下的多曝光圖像融合方法,包括通過訓練獲取參數Θ,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原始圖像基于卷積神經網絡進行融合處理,得到輸出圖像;
步驟2:對所述原始圖像進行N下采樣,得到N2個原始子圖像;
步驟3:將N2個所述原始子圖像基于卷積神經網絡分別進行融合處理,得到N2個輸出子圖像;
步驟4:把N2個所述輸出子圖像按照步驟2的逆過程回填到原始位置,得到合并子圖像;
步驟5:把所述輸出圖像和所述合并子圖像進行合并處理,生成結果融合圖像。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端到端深度學習框架下的多曝光圖像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始圖像為一個圖像組,包含m張曝光度不同的圖像。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端到端深度學習框架下的多曝光圖像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處理包含以下步驟:
步驟A:灰度化輸入圖像序列,得到Z個具有不同曝光度的圖像序列,設為第一卷積層輸入變量Y;
步驟B:進行第一卷積層設計;
步驟C:進行第二卷積層設計;
步驟D:進行重構層的設計。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端到端深度學習框架下的多曝光圖像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的計算公式為:F1(Y)=max(0,W1*Y+B1),其中W1和B1表示濾波器和濾波器的偏置,W1是n1個f1×f1卷積核,即W1是對原始圖像序列進行n1次卷積操作,每個卷積操作采用f1×f1大小的卷積核,第一層卷積輸出n1個特征圖,該層是原始圖像序列的一種非線性表示,max是非線性函數,其中f1為卷積模板的大小。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端到端深度學習框架下的多曝光圖像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的計算公式為:F2(Y)=max(0,W2*F1(Y)+B2),其中W2是一個n1×n2個f2×f2大小的卷積核,B2是第二層卷積層的偏置。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端到端深度學習框架下的多曝光圖像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D的計算公式為F(Y)=W3*F2(Y)+B3,其中W3是n2個f3×f3大小的卷積核,其中B3為重構層的偏置。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端到端深度學習框架下的多曝光圖像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W1、W2、W3、B1、B2和B3通過所述參數Θ得到,計算公式為Θ={W1,W2,W3,B1,B2,B3}。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端到端深度學習框架下的多曝光圖像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參數Θ可以通過優化損失函數得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聯合大學,未經北京聯合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53492.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