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熱橋效應的遠距離傳輸蓄放熱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52629.6 | 申請日: | 2017-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846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22 |
| 發明(設計)人: | 吳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平湖阿萊德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D15/02 | 分類號: | F28D15/02;F28D15/06;F28D20/02;F28F21/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華鼎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3217 | 代理人: | 項軍 |
| 地址: | 314203 浙江省嘉興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效應 遠距離 傳輸 放熱 結構 | ||
1.一種具有熱橋效應的遠距離傳輸蓄放熱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儲能塊(1)、散熱塊(2)和集熱塊(3),散熱塊(2)與儲能塊(1)相連用于控制儲能塊(1)的散熱速率,集熱塊(3)與儲能塊(1)相連用于將集熱塊采集的熱量快速轉移至儲能塊(1)內,儲能塊(1)包括金屬外殼(11)和設置在金屬外殼(11)內的導熱柵格(12),導熱柵格(12)內設有導熱儲能材料(13),導熱柵格(12)的導熱系數大于導熱儲能材料(13)的導熱系數,儲能塊(1)內部依靠導熱柵格(12)和導熱儲能材料(13)不同的傳熱系數形成熱橋效應;
導熱儲能材料(13)包括以下組分組成:55~100%的高導熱相變粉體和0~45%的導熱增強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熱橋效應的遠距離傳輸蓄放熱結構,其特征在于:導熱柵格(12)的導熱系數與導熱儲能材料(13)的導熱系數提高1~4個數量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熱橋效應的遠距離傳輸蓄放熱結構,其特征在于:金屬外殼(11)上設有隔熱保溫套(14),隔熱保溫套(14)與金屬外殼(11)可拆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熱橋效應的遠距離傳輸蓄放熱結構,其特征在于:散熱塊(2)包括散熱翅(21)和第一熱管(22),散熱翅(21)通過第一熱管(22)設置在儲能塊(1)上,散熱翅(21)依靠調節第一熱管(22)的啟動溫度來調控儲能塊(1)的散熱速率。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熱橋效應的遠距離傳輸蓄放熱結構,其特征在于:集熱塊(3)包括集熱板(31)和第二熱管(32),集熱板(31)通過第二熱管(32)設置在儲能塊(1)上,集熱板(31)采集的熱量依靠第二熱管(32)傳輸至儲能塊(1)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具有熱橋效應的遠距離傳輸蓄放熱結構,其特征在于:第二熱管(32)上設有隔熱保溫涂層(33)。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具有熱橋效應的遠距離傳輸蓄放熱結構,其特征在于:隔熱保溫涂層(33)的厚度為1~50mm,且隔熱保溫涂層(33)的導熱系數為0.02~0.08W/m·K。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熱橋效應的遠距離傳輸蓄放熱結構,其特征在于:導熱儲能材料通過以下步驟制成:
步驟一:將儲能材料放入反應釜中,加熱至熔點溫度以上22~30℃并保持恒溫,當儲能材料從固態轉變為液態后,攪拌儲能材料,攪拌速度為80rpm,攪拌時間為1~3h;
步驟二:向步驟一處理的反應釜中緩慢加入導熱增強料,保持步驟一攪拌時的溫度,然后在速度為80~120rpm下攪拌1~4h,使導熱增強料均勻分布在高導熱相變粉體中,得到導熱增強的導熱儲能材料。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熱橋效應的遠距離傳輸蓄放熱結構,其特征在于:儲能材料包括有機儲能材料和無機固-液儲能材料,且有機儲能材料和無機固-液儲能材料的質量比為1: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平湖阿萊德實業有限公司,未經平湖阿萊德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52629.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換熱器及空調設備
- 下一篇:一種反射式計量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