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利于光線控制的寒地建筑玻璃幕墻內置遮陽保溫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52161.0 | 申請日: | 2017-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653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5 |
| 發明(設計)人: | 陳劍飛;李玲玲;葉洋;王詩琪;王墨晗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E04B2/88 | 分類號: | E04B2/88;E06B9/264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23109 | 代理人: | 侯靜 |
| 地址: | 15000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利于 光線 控制 建筑 玻璃 幕墻 內置 遮陽 保溫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高層建筑玻璃幕墻遮陽保溫的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和城市的高速發展,高層建筑大量涌現并迅速擴張,由此產生了巨大的能耗,據統計,國際上建筑能耗占人類總能耗的40%,而照明能耗占據了建筑能耗的1/3。寒地是根據冬季氣候特征所定義的一個比較籠統的概念,泛指冬季漫長、年平均氣溫偏低、地理緯度較高、氣候相對嚴酷的地區。所以,在寒冷地區,為了維護室內環境的舒適性,建筑能耗顯著增大。
現有寒地高層建筑也會仿照其他地區高層建筑的表皮形式,外立面采用玻璃幕墻,普通的玻璃幕墻保溫隔熱性能差,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建筑能耗。由于缺乏遮陽措施,室內的窗戶附近區域會產生眩光等一系列問題,而由于高層建筑進深較大,遠離窗戶的區域缺乏自然采光。目前現存的改善玻璃幕墻保溫隔熱性能的技術有光電玻璃幕墻、光導照明系統等,但這類設備的造價和維護費用高,難于適應寒冷地區的氣候條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建筑玻璃幕墻的保溫隔熱性能差、光線難以控制的問題,而提供一種利于光線控制的寒地建筑玻璃幕墻內置遮陽保溫裝置。
本發明利于光線控制的寒地建筑玻璃幕墻內置遮陽保溫裝置包括兩根方形架柱、驅動電機、多個轉動連接件、多個透光板件和多個反光板件,其中方形架柱為中空結構,兩根方形架柱間隔設置在玻璃幕墻的內部建筑結構上,沿每根方形架柱的高度方向均設置有多個軸承,兩根方形架柱上的軸承相對設置,沿每根方形架柱的高度方向設置有豎向凹槽,透光板件通過連接件固設在兩根方形架柱上的豎向凹槽之間;
其中轉動連接件由轉動軸、從動輪和連接件組成,轉動軸的一端設置有從動輪,轉動軸的另一端設置有連接件,轉動連接件的轉動軸插入軸承內,反光板件設置在兩個相對轉動連接件的連接件之間,驅動電機通過皮帶帶動方形架柱中的多個轉動連接件的從動輪轉動,在反光板件的一側板面上設置有反光層。
本發明所述的寒地高層建筑玻璃幕墻內置遮陽保溫裝置包括單元構件、連接裝置和控制裝置。該內置遮陽保溫裝置設置于原有單層玻璃幕墻的內側,其中單元構件根據功能不同分為:透光構件和反光構件。其中,透光構件由于無需調節,所以采用固定的方式設置在兩根方形架柱之間;而反光構件可調節,當其處于豎立狀態(關閉狀態)時,可作為內幕墻,與外層幕墻共同形成雙層幕墻,提高建筑表皮的保溫隔熱性能。反光構件的中心點與整體控制裝置連接,通過機械開光的調節,控制反光構件的旋轉角度,實現反光板對于光線的阻攔、通過、改變方向等目的,避免室內的玻璃幕墻附近區域易產生眩光的問題,也能為遠離玻璃幕墻的區域提供采光。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利于光線控制的寒地建筑玻璃幕墻內置遮陽保溫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方形架柱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兩根方形架柱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一:本實施方式利于光線控制的寒地建筑玻璃幕墻內置遮陽保溫裝置包括兩根方形架柱1、驅動電機2、多個轉動連接件3、多個透光板件4和多個反光板件5,其中方形架柱1為中空結構,兩根方形架柱1間隔設置在玻璃幕墻的內部建筑結構上,沿每根方形架柱1的高度方向均設置有多個軸承6,兩根方形架柱1上的軸承6相對設置,沿每根方形架柱1的高度方向設置有豎向凹槽1-1,透光板件4通過連接件固設在兩根方形架柱1上的豎向凹槽1-1之間;
其中轉動連接件3由轉動軸3-3、從動輪3-1和連接件3-2組成,轉動軸3-3的一端設置有從動輪3-1,轉動軸的另一端設置有連接件3-2,轉動連接件3的轉動軸3-3插入軸承6內,反光板件5設置在兩個相對轉動連接件3的連接件3-2之間,驅動電機2通過皮帶7帶動方形架柱1中的多個轉動連接件3的從動輪3-1轉動,在反光板件5的一側板面上設置有反光層。
本實施方式驅動電機通過皮帶帶動轉動連接件的從動輪轉動,輸送皮帶放置在從動輪之間并纏繞包裹從動輪,驅動電機連接主動輪并作為驅動主動輪的動力源,主動輪旋轉通過皮帶驅動多個從動輪轉動。
本實施方式可根據功能需要穿插布置透光板件和反光板件。
具體實施方式二: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不同的是驅動電機2位于方形架柱1底部的內部建筑結構地面上。
具體實施方式三: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玻璃幕墻與該利于光線控制的寒地建筑玻璃幕墻內置遮陽保溫裝置的間距為30cm~80c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未經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5216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