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信號耦合的裝置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52046.3 | 申請日: | 2017-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0430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5 |
| 發明(設計)人: | J·P·福斯特納;V·伊薩克為;S·特羅塔 | 申請(專利權)人: | 英飛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3H7/46 | 分類號: | H03H7/46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周家新 |
| 地址: | 德國瑙伊***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信號 耦合 裝置 方法 | ||
1.一種耦合裝置,包括:
耦出元件,其用于傳送來自耦出電路部件的第一信號和第二信號,
第一耦入元件,其用于接收來自耦出元件的第一信號,第二信號被拒絕,和
第二耦入元件,其用于接收來自耦出元件的第二信號,第一信號被拒絕,其中,耦合裝置配置成:主要地通過磁場將耦出元件耦合至第一耦入元件,且主要地通過電場將耦出元件耦合至第二耦入元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裝置,其特征在于,耦出元件能夠被供送第一信號作為差分信號,并被供送第二信號作為共模信號,
其中,第一信號能夠在第一耦入元件處分接為差分信號,且
其中,第二信號能夠在第二耦入元件處分接為共模信號。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耦合裝置,其特征在于,耦出元件包括線圈,其中,第一耦入元件包括具有差分端子的線圈,其中,所述第二耦入元件包括端子彼此連接的線圈。
4.一種耦合裝置,包括:
傳輸線圈,其具有差分端子,
第一接收線圈,其具有差分端子,和
第二接收線圈,其端部彼此連接,以便形成單極端子。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耦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傳輸線圈、第一接收線圈和第二接收線圈分別包括僅一個繞組。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耦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傳輸線圈、第一接收線圈和第二接收線圈布置成線圈堆垛。
7.一種電路,包括:
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耦合裝置,
作為第一電路部件的耦出電路部件,其用于產生第一信號和第二信號,
第二電路部件,其用于通過耦合裝置接收來自第一電路部件的第一信號,第二信號被拒絕,和
第三電路部件,其用于通過耦合裝置接收來自第一電路部件的第二信號,第一信號被拒絕。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路,其特征在于,第二電路部件包括第一緩沖器,所述第一緩沖器具有耦合至耦合裝置的差分輸入部。
9.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電路,其特征在于,第三電路部件包括第二緩沖器,所述第二緩沖器具有耦合至耦合裝置的單極輸入部。
10.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電路,其特征在于,第一電路部件配置成:能向耦合裝置供送第一信號作為差分信號,并供送第二信號作為共模信號。
11.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電路,其特征在于,第一電路部件配置成:能產生第二信號,以作為第一信號的諧波。
12.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電路,其特征在于,第一電路部件包括具有交叉耦合式晶體管的振蕩器或包括科爾皮茲振蕩器。
13.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電路,其特征在于,第一電路部件包括倍頻器或分頻器。
14.一種用于信號耦合的方法,包括:
通過傳輸線圈傳送第一信號和第二信號,其中,第一信號被供送至傳輸線圈作為差分信號,且第二信號被供送至傳輸線圈作為共模信號,
在差分接收線圈處接收第一信號,和
在單極接收線圈處接收第二信號。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還包括通過振蕩器電路來產生第一信號和第二信號。
16.根據權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信號與第二信號相比具有不同的頻率。
17.根據權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傳輸線圈、差分接收線圈和單極接收線圈形成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耦合裝置。
18.根據權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使用根據權利要求7-13中任一項所述的電路來實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英飛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英飛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52046.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