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高土壤肥力的玉米秸稈還田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51456.6 | 申請日: | 2017-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293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05 |
| 發明(設計)人: | 何振賢;李國現;牛松峰;張明立;楊昱彤;郭懷營 | 申請(專利權)人: | 何振賢 |
| 主分類號: | C05G1/00 | 分類號: | C05G1/00;C05F17/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銘澤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61223 | 代理人: | 俞曉明 |
| 地址: | 452470 河南省鄭州***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高 土壤肥力 玉米 秸稈 還田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作物應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提高土壤肥力的玉米秸稈還田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時代進步和社會發展,玉米秸稈資源的合理利用越來越為人們所關注。一方面作為傳統能源材料,玉米秸稈漸漸被石油、天燃氣等能源物質所取代;另一方面玉米單產水平在不斷提高,使剩余的玉米秸稈也越來越多。與此同時,由于玉米秸稈缺乏簡便有效的利用方法,廣大農民為了節約勞動力和搶農時,往往采用在田間直接焚燒的辦法來處理多余的玉米秸稈,這不僅會造成玉米秸稈養分資源的嚴重浪費,而且玉米秸稈在焚燒過程中所產生的眾多有毒氣體以及大量煙霧也將會對人們的正常生產活動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因此,積極探索玉米秸稈養分資源的高效利用技術對于提高玉米秸稈養分資源的利用效率、改善農業生態環境質量以及保持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都將會產生重大影響。
我國目前解決大面積玉米秸稈問題主要靠直接還田,尤其在北方,大量玉米秸稈連年還田對土壤生態系統已表現出諸多益處,不但有利于積累土壤有機質,而且對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通透性,都具有良好效果。但是由于我國復種指數高,倒茬時間間隔短,玉米秸稈C/N高,玉米秸稈在自然狀態下難以被微生物分解,北方一些地區的玉米收割時期,氣溫一般在10~15℃,秸稈分解更是難上加難等因素,導致玉米秸稈還田后在土壤中被分解轉化的周期長,難以作為當季作物的肥源。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提高土壤肥力的玉米秸稈還田方法,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因為玉米秸稈稈C/N高,在自然狀態下難以被微生物分解,以及北方地區玉米收割時期氣溫較低,玉米秸稈分解困難,從而導致玉米秸稈還田后在土壤中被分解轉化的周期長,難以作為當季作物肥源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提高土壤肥力的玉米秸稈還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玉米收獲后收集秸稈,趁青粉碎成3-10cm的段狀,得到玉米秸稈料渣;
步驟2,在收獲后的玉米地挖一個窖池,挖出一部分泥土堆置在窖池的四周,踩實作為窖埂,另一部分泥土堆放在旁邊備用;
步驟3,將所述玉米秸稈料渣、水、好氧降解助劑按照100-150:20-30:1的質量比加入到窖池內,混合均勻,得到好氧混合發酵物;將好氧混合發酵物在常溫下發酵,發酵過程中檢測發酵物溫度,當溫度升至60℃以上時,將混合物料翻堆,此后每隔12-24h翻堆一次,并隨時檢測物料的含水率,當含水率≤25%時結束發酵,得到好氧發酵產物;
其中,所述好氧降解助劑由產黃青霉菌發酵菌液、丙酮丁醇梭狀芽孢桿菌發酵菌液、球紅假單胞菌發酵液、酸性蛋白酶以及纖維素酶按照2:2:1:1:1的質量比混合而成;
所述好氧降解助劑中菌落總數為1.0×108-1.0×1011cfu/mL;
步驟4,按照所述好氧發酵產物:畜禽糞便:厭氧降解助劑為150-200:40-50:1的質量比往窖池內添加畜禽糞便和厭氧降解助劑,混合均勻后得到厭氧混合發酵物,在厭氧混合發酵物上覆蓋備用泥土,發酵10-15d,當厭氧混合發酵物變軟且呈黑褐色時結束發酵,得到厭氧發酵產物,所述厭氧發酵產物即為玉米秸稈有機肥;
其中,所述厭氧降解助劑由厭氧降解菌劑、碳酸氫銨、過磷酸鈣、草木灰按照80-100:5-10:3-5:1的質量比混合而成;
其中,所述厭氧降解菌劑是由沼氣發酵池取樣接種于產甲烷菌培養基中進行富集擴大培養以及馴化后得到,并且所述厭氧降解菌劑中菌落總數為1.0×108-1.0×1011cfu/mL;
步驟5,將步驟4的玉米秸稈有機肥從窖池中挖出還田,按照400-500kg/畝的施用量將玉米秸稈有機肥均勻撒施在田間作為基肥使用,撒施完畢后對田塊進行翻耕即可。
優選的,所述窖池的尺寸為長2-3m、寬1.5-2m、深1-2m。
優選的,所述畜禽糞便為鮮雞糞、鮮豬糞、鮮牛糞、鮮羊糞、鮮馬糞中的一種或多種。
優選的,覆蓋于窖池內厭氧混合發酵物上的泥土的厚度為10-15cm。
優選的,每升所述產甲烷菌培養基由下述組分組成:0.4g磷酸氫二鉀、2.0g氯化鎂、0.4g磷酸二氫鉀、1.0g酵母浸入液、1.0g氯化銨、2.0g乙酸鈉、0.2g氯化鉀、2.0g氯化鈉、10mL微量元素溶液,余量為無菌水。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何振賢,未經何振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5145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芋頭增產肥料
- 下一篇:火棘果的生態種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