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蕨菜種苗的快速培育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49745.2 | 申請日: | 2017-05-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788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4 |
| 發明(設計)人: | 蔣保安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禾泉農莊生態農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31/00 | 分類號: | A01G31/00;A01C1/00;C05G1/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廣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4129 | 代理人: | 羅滬光 |
| 地址: | 2330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蕨菜 種苗 快速 培育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蕨菜種苗的快速培育方法。
背景技術
蕨菜是我國主要的野生蔬菜之一,以拳卷的幼嫩葉和葉柄為食用部分,深受人們的喜愛。由于人們對野生蕨菜的過度采集,使蕨菜不能正常的生長和繁衍,造成了野生資源的急劇萎縮甚至枯竭,蕨菜產品供不應求,蕨菜的人工栽培與野生撫育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蕨菜屬于高等孢子植物,它沒有種子,只能靠孢子和根狀莖無性繁殖,而自然條件下孢子繁殖的難度大、周期長。野外自生的蕨菜根狀莖比較瘦弱,質量差,繁殖系數較低,長得不壯,易老化產量有限,限制了蕨菜栽培的發展。目前人工栽培一般采用根莖栽植 ,但挖掘根莖既費時費工 ,又對蕨菜資源造成極大破壞,因此傳統的人工栽培方法需要進一步的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問題,提供了一種蕨菜種苗的快速培育方法,利用孢子進行培育,很好的改善了傳統孢子繁殖難度大、周期長的問題。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蕨菜種苗的快速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孢子采集:
當蕨菜葉片邊緣的孢子粉變黃色或暗綠色時,將此類成熟的蕨菜葉片剪下放入紙袋中,然后置于溫度為24~26℃的恒溫箱內進行干燥處理,3~4h后取出用直徑為0.21~0.23mm的金屬篩過篩,制得蕨菜孢子粉備用;
(2)培養基制備:
將腐殖土、細河沙、松針粉按照質量比60~70:3~5:1~2進行混合后,再進行消毒滅菌處理后制得培養基備用;
(3)孢子播種:
將步驟(1)處理后的孢子粉浸入到赤霉素溶液中浸泡處理10~15min,取出后再將孢子粉噴灑在步驟(2)制得的培養基上,控制每平方米培養基孢子粉的噴灑量為0.1~0.3g,播種完成后再對培養基表面霧化噴水一次;
(4)播種后管理:
a.在孢子粉播種后的第1~10天期間,每隔一天對培養基施加一次營養液處理,控制每平方米培養基營養液的噴灑量為40~50ml,所述營養液中各物質及其重量份為:10~14份硫酸鎂、3~5份硫酸鋅、4~6份硫酸亞鐵、6~9份氯化鈣、1~3份硝酸鐿、1~3份硝酸鑭、3~6份復合維生素、1000~1200份水;
b.在孢子粉播種后的第30~35天期間,每天均對培養基施加一次超聲波處理,控制超聲波施加的頻率為40~44kHz,每次施加的時長為6~8h;
(5)成苗育成:
當蕨菜孢子發育出苗長至地上高度達20~25cm時,即育成合格成苗,可進行出土移栽。
進一步的,步驟(1)中所述的恒溫箱內干燥處理時的相對濕度控制為70~75%。
進一步的,步驟(2)中所述的細河沙的顆粒大小為0.2~0.4mm。
進一步的,步驟(2)中所述的松針粉事先經過粉碎后過100目篩。
進一步的,步驟(3)中所述的赤霉素溶液的濃度為400~450g/L。
進一步的,步驟(4)操作a中所述的復合維生素中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C、維生素D和維生素E。
進一步的,步驟(4)操作b中所述的超聲波處理選擇于每天上午9.00開始進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禾泉農莊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禾泉農莊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4974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黃秋葵育苗基質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水仙花雕刻品貯運保鮮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