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液態螯合肥生產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48757.3 | 申請日: | 2017-05-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38116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10 |
| 發明(設計)人: | 顏冬云;何江龍;徐紹輝;黃明麗;李玲玉;張鳳魁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J19/18 | 分類號: | B01J19/18;C05G1/00 |
| 代理公司: | 青島高曉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孫佳 |
| 地址: | 26607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產裝置 攪拌軸 旋轉盤 肥料生產裝置 螺旋導料板 高低調節 管道阻塞 化工設備 化工生產 攪拌效果 流體紊流 農業生產 生產場合 液態肥料 應用環境 有效解決 運行成本 加料 微量元素 貫穿式 加料口 攪拌器 圓環狀 風機 花灑 濺射 進水 流板 內阻 葉面 液面 螯合 阻塞 粉塵 施肥 制作 配合 | ||
1.一種液態螯合肥生產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的主體結構包含反應釜、變頻電機、聯軸器、攪拌軸、旋轉盤、攪拌器、擋流板、進水管、進水閥、進料裝置、風機、進料管、進料閥、水浴鍋、加熱棒、溫控器、溫度顯示器、排料管、排料閥、排料泵、排水管、排水閥、收料裝置和污水收集裝置,單層玻璃材質的反應釜為立式圓筒狀空腔結構,反應釜正上方豎直設有變頻電機,變頻電機的正下方豎直設有攪拌軸,變頻電機通過聯軸器與攪拌軸頂部相連,攪拌軸由變頻電機驅動,反應釜的筒體高徑比為1-6:1,攪拌軸自反應釜頂部中心垂直插入反應釜內腔中,攪拌軸上部貫穿式設有圓環狀旋轉盤,旋轉盤上垂直設有兩片以上尺寸結構相同的第一擋片,第一擋片的外側均水平設有尺寸結構相同的第二擋片,第二擋片與第一擋片一體式相連且第二擋片與第一擋片之間的夾角α為鈍角,攪拌軸底部設有徑向流攪拌器,變頻電機輸出的動力通過攪拌軸傳遞給攪拌器,攪拌器包含主體和葉片,主體為塔式空腔結構,主體的內外壁上均垂直設有三片以上尺寸結構相同的彎葉狀葉片,葉片形成的轉向與旋轉盤上的第一擋片和第二擋片形成的轉向一致,反應釜中部的內側壁上水平設有兩片以上尺寸結構相同的板狀第一擋流板,第一擋流板外側與反應釜外圓周切線方向的夾角γ為鈍角,第一擋流板內側水平均設有尺寸結構相同的板狀第二擋流板,第二擋流板與第一擋流板一體式相連且第二擋流板與第一擋流板之間的夾角β為鈍角,反應釜的頂部設有進水口和排氣口,排氣口上方設有排氣閥,進水口位于旋轉盤的上方,進水管通過進水口與反應釜相連通,進水管上設有進水閥,反應釜的上部設有進料口,進料管通過進料口與反應釜相連通,進料管上依次設有進料閥、進料裝置和風機,進料裝置包含進料筒和導料板,立式圓筒狀進料筒內腔中心豎直設有螺旋狀導料板,反應釜的錐型底部中心設有出料口,出料口通過排料管與收料裝置相通,排料管上設有排料閥和排料泵,出料口通過排水管與污水收集裝置相連通,排水管上設有排水閥,反應釜的底端外部設有金屬材質的半開口結構的水浴鍋,水浴鍋底部設有加熱棒,水浴鍋的外壁上設有溫度顯示器和溫控器,溫控器與溫度顯示器和加熱棒電信息連接,溫控器能夠調節控制溫度;適用于小試生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態螯合肥生產裝置,其特征在于:反應釜為雙層玻璃,使用蒸汽加熱方式,能夠高產高效,適用于中試裝置及大規模生產。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態螯合肥生產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實現螯合的具體工藝步驟為:
(1)取料:首先根據螯合肥配比稱取若干種螯合劑備用;
(2)進水:接著打開進水閥,當液面到達預定位置后,關閉進水閥;
(3)加熱:然后啟動溫控器,溫度設置為50℃-70℃,溫控器控制加熱棒開始加熱,在到達預定溫度時保持恒溫;
(4)加料:再啟動變頻電機,變頻電機驅動攪拌器旋轉,打開進料閥后,啟動風機并開始從進料筒添加預定量的第一份螯合劑,添加完畢后關閉進料閥,觀察反應釜內反應情況,第一份螯合劑反應完全后,打開進料閥并開始從進料筒添加預定量的第二份螯合劑,添加完畢后關閉進料閥,觀察反應釜內反應情況,第二份螯合劑反應完全后,重復加料步驟直至螯合劑全部添加且反應完全;
(5)出料:接著啟動排料泵且打開排料閥,液態螯合肥全部收集至收料裝置后,關閉排料閥;
(6)清洗:最后打開進水閥,進水隨旋轉盤旋轉呈花灑式均勻濺射,直接沖洗釜壁,運行20-40分鐘后,打開排水閥,清洗后污水進入污水收集裝置,統一收集后處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大學,未經青島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48757.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