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組裝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48408.1 | 申請日: | 2017-05-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4213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13 |
| 發明(設計)人: | 周磊;張丹丹;胡綠海;魯異;周會友 | 申請(專利權)人: | 泰科電子(上海)有限公司;泰連公司;蘇州瀚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9/00 | 分類號: | B23P19/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趙榮崗 |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東新區中國(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組裝 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組裝設備,適于將第一部件組裝到第二部件上。組裝模塊包括主體部和引導部。在主體部上形成有用于容納和定位第二部件的容納室,在主體部的側壁上形成有與容納室連通的定位槽,用于容納和定位第一部件的彈性腿部的下端部。引導部的寬度從其前端向后端逐漸增大,適于逐漸向外擴張第一部件的一對彈性腿部的下端部之間的距離,使得第一部件的一對彈性腿部的下端部能夠沿引導部平滑地滑動到主體部的側壁上,并沿主體部的側壁滑動到定位槽中。當第一部件的彈性腿部的下端部滑動到定位槽中時,第一部件的一對彈性腿部夾持在第二部件的側壁上,并且第二部件上的凸起部裝配到第一部件的裝配孔中。本發明的組裝設備結構非常簡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適于將具有一對彈性腿部的第一部件組裝至第二部件上的組裝設備。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有時需要將具有一對彈性腿部的第一部件組裝至第二部件上。第一部件的一對彈性腿部的上端相互連接,下端相互分離。在第一部件的每個彈性腿部的下端部上形成有一個裝配孔。在第二部件的側壁上形成有適于裝配到裝配孔中的凸起部。
在組裝之前,第一部件的一對彈性腿部的下端部之間的距離小于第二部件的一對側壁之間的距離(或稱為寬度)。因此,需要采用擴張工具向外擴張第一部件的一對彈性腿部的下端部,使得第一部件的一對彈性腿部的下端部之間的距離稍大于第二部件的一對側壁之間的距離。然后,將第一部件的一對彈性腿部的下端部移動到第二部件上,直至第一部件的一對彈性腿部的下端部上的裝配孔與第二部件上的凸起部對齊。最后,松開擴張工具,使得第二部件被夾持在第一部件的一對彈性腿部之間,同時第二部件上的凸起部被裝配到第一部件上的裝配孔中,這樣,就完成了將第一部件裝配到第二部件上的裝配工作。
在現有技術中,由于需要采用專用的擴張工具,這導致裝配設備和裝配過程都比較復雜,增加了裝配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和缺陷的至少一個方面。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提供一種組裝設備,其結構簡單,能夠方便地將第一部件組裝至第二部件上,降低了裝配成本。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組裝設備,適于將第一部件組裝到第二部件上,所述第一部件具有一對彈性腿部,所述一對彈性腿部的上端相互連接,每個所述彈性腿部的下端部上形成有一個裝配孔,在所述第二部件的側壁上形成有適于裝配到所述裝配孔中的凸起部。所述組裝設備包括基座和設置在所述基座上的組裝模塊;所述組裝模塊包括:主體部,在所述主體部上形成有適于容納和定位所述第二部件的容納室,在所述主體部的一對側壁上分別形成有與所述容納室連通的定位槽,所述第一部件的彈性腿部的下端部適于被容納和定位在所述定位槽中;和引導部,具有遠離所述主體部的前端和連接至所述主體部的后端,所述引導部的寬度從其前端向后端逐漸增大,適于逐漸向外擴張所述第一部件的一對彈性腿部的下端部之間的距離,使得所述第一部件的一對彈性腿部的下端部能夠沿所述引導部平滑地滑動到所述主體部的側壁上,并沿所述主體部的側壁滑動到所述定位槽中。當所述第一部件的彈性腿部的下端部滑動到所述定位槽中時,所述第一部件的一對彈性腿部夾持在所述第二部件的側壁上,并且所述第二部件上的凸起部裝配到所述第一部件的裝配孔中。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例性的實施例,所述引導部呈三角形,具有一對傾斜的光滑引導面,所述第一部件的一對彈性腿部的下端部適于分別沿所述引導部的一對傾斜的光滑引導面從前向后滑動。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例性的實施例,當所述第一部件的彈性腿部的下端部被容納和定位在所述定位槽中時,所述彈性腿部的下端部上的裝配孔與所述定位在所述容納室中的第二部件的側壁上的凸起部對齊。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例性的實施例,所述第一部件的彈性腿部的下端部呈圓盤形。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例性的實施例,所述組裝設備包括多個所述組裝模塊,適于將多個所述第一部件分別組裝到多個所述第二部件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泰科電子(上海)有限公司;泰連公司;蘇州瀚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泰科電子(上海)有限公司;泰連公司;蘇州瀚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4840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