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離床檢測報警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47552.3 | 申請日: | 2017-05-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7019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09 |
| 發明(設計)人: | 黃劍;杜沛力;盧暢川;王浚哲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中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8B21/04 | 分類號: | G08B21/04;G08C23/04 |
| 代理公司: | 華中科技大學專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李智;曹葆青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檢測 報警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離床檢測報警裝置,包括:控制模塊、采集信息單元、主節點、網絡節點,采集信息單元包括:第一紅外節點單元、第二紅外節點單元、第一壓力節點單元和第二壓力節點單元,采集信息單元用于采集各節點的觸發狀態,輸入主節點,主節點通過各節點的觸發狀態,得到待檢測人員的狀態,網絡節點用于將待檢測人員的狀態發送至控制模塊,控制模塊用于對待檢測人員的狀態進行監控。應用本發明裝置,通過采集信息單元的觸發狀態,進而可以判斷被檢測人員狀態。本發明能有助于養老院、醫院等實時監控病房中人員的離床情況,提高應對墜床等緊急情況的及時處理能力,具有易于安裝、可靠安全、價格低廉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傳感器檢測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離床檢測報警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老齡人口數量的急速增加,社會對醫療康復及監測設備的需求持續增長。我國目前正處于老齡化社會,在未來半個世紀內,我國老齡人口占比將從10%增長至22%。由于年輕勞動力需要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集中在工作上,老年人常獨自留守在家,缺少必要的監護和照顧。將老人送進養老院集中照顧已逐漸成為我國社會的主要趨勢。采用視頻圖像來對老人的活動狀況進行監控是養老院的傳統做法,有助于護理人員對緊急情況及時進行處理但視頻監控的效果不佳,且監控范圍極其有限,一旦老人發生危險情況而又處于視頻監控的范圍之外,將導致救護處理不及時,影響老人的身體健康。
獨自居住在養老院的老人大部分時間在床上度過,據數據統計,老人室內80%的跌倒情況發生在床的附近,尤其容易發生在離床過程中,針對這一情況,離床檢測及報警的裝置技術不斷完善。在目前的研究中,能夠檢測人體物理狀態的傳感器被廣泛地應用于監控系統中,包括紅外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和超聲波傳感器等。無線傳感器網絡、個人和自組織網絡、射頻識別技術以及ZigBee網絡技術被大量用于構建本地網絡,以實現在各單個傳感器節點間傳遞傳感信息和控制命令。如何在簡化傳感器網絡的同時,增加傳感器可監測到的人體物理狀態,是監測系統的研究方向。
由此可見,現有技術存在監控范圍極其有限,應對墜床等緊急情況的及時處理能力不足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以上缺陷或改進需求,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離床檢測報警裝置,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安全可靠、可監測范圍廣且便于安裝的離床檢測報警裝置,由此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監控范圍極其有限,應對墜床等緊急情況的及時處理能力不足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離床檢測報警裝置,包括:控制模塊、采集信息單元、主節點、網絡節點,
采集信息單元包括:第一紅外節點單元、第二紅外節點單元、第一壓力節點單元和第二壓力節點單元,
采集信息單元用于采集各節點的觸發狀態,輸入主節點,
主節點通過各節點的觸發狀態,得到待檢測人員的狀態,
網絡節點用于將待檢測人員的狀態發送至控制模塊,
控制模塊用于對待檢測人員的狀態進行監控。
進一步的,采集信息單元和主節點通過有線連接,主節點和控制模塊通過網絡節點連接,這樣的連接方式在保證傳輸信息質量的同時,結構最簡單。
進一步的,第一紅外節點單元和第二紅外節點單元的結構相同,第一紅外節點單元包括:第一紅外單片機、與第一紅外單片機連接的第一紅外測距傳感器,當有物體擋在第一紅外測距傳感器的探頭前時,第一紅外單片機的輸出口輸出模擬電壓值,模擬電壓值大于第一預設值時第一紅外節點單元被觸發。
進一步的,第一預設值為實際使用中根據不同使用人員設定的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中科技大學,未經華中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4755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工件清洗裝置
- 下一篇:帶超聲波設備清洗底部排污通道的清洗罩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