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波紋發電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47496.3 | 申請日: | 2017-05-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1817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14 |
| 發明(設計)人: | 李志豪;代棋帆;邱賽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 主分類號: | F03B13/26 | 分類號: | F03B13/26 |
| 代理公司: | 武漢知產時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曹雄 |
| 地址: | 430074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波 發電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水波紋發電裝置,包括浮在海上的浮球和連在所述浮球上端的連桿,還包括支架和吊設于所述支架的二棘輪,每一所述棘輪內均設有發電機,若干第一棘板和若干第二棘板分別與所述連桿的相對兩側動連接,從而使每一所述第一棘板和每一所述第二棘板都能相對所述連桿上下轉動,每一所述第一棘板的下表面通過彈性件與所述連桿連接從而使所述第一棘板向下傾斜,每一所述第二棘板的上表面通過彈性件與所述連桿連接從而使所述第二棘板向上傾斜,二所述棘輪分別與第一棘板和所述第二棘板對應,所述連桿通過所述第一棘板和所述第二棘板分別帶動二所述棘輪轉動發電;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成本低、結構簡單、發電率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力發電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水波紋發電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能源消耗越來越大,石油、天然氣、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儲量越來越少。且這些能源使用時會造成環境污染,人們在研究尋找開發新的替代能源。而遼闊的海洋蘊含著巨大的能量,在漲潮落潮的潮汐以及海浪過程中就蘊含著大量的動能,如果將這些動能轉變為電能將為人類提供充足的能源。我國潮汐能資源非常豐富,傳統是圍堰式的潮汐發電,因受地理環境、投資成本、發電率、破壞生態等因素的影響,至今未大規模的建設,迫使大量的水紋波動能量白白的流失。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成本低、結構簡單、發電率高的水波紋發電裝置。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水波紋發電裝置,包括浮在海上的浮球和連在所述浮球上端的連桿,還包括支架和吊設于所述支架的二棘輪,每一所述棘輪內均設有發電機,若干第一棘板和若干第二棘板分別與所述連桿的相對兩側動連接,從而使每一所述第一棘板和每一所述第二棘板都能相對所述連桿上下轉動,每一所述第一棘板的下表面通過彈性件與所述連桿連接從而使所述第一棘板向下傾斜,每一所述第二棘板的上表面通過彈性件與所述連桿連接從而使所述第二棘板向上傾斜,二所述棘輪分別與所述第一棘板和所述第二棘板對應,所述連桿通過所述第一棘板和所述第二棘板分別帶動二所述棘輪轉動發電。
進一步地,所述連桿的相對兩側還設有若干擋板,分別位于每一所述第一棘板的上方和每一所述第二棘板的下方,以防止所述第一棘板和所述第二棘板過度向上和向下轉動。
進一步地,二所述棘輪的每一所述嚙齒均具有兩個表面,其中一表面為嚙合表面,用于與對應的所述第一棘板或所述第二棘板嚙合,另一表面為自由表面,所述自由表面為弧形結構。
進一步地,每一所述第一棘板的下表面與對應的所述嚙合表面嚙合,其上表面具有弧形結構,該弧形結構與對應的所述自由表面的弧形結構相切;每一所述第二棘板的上表面與對應的所述嚙合表面嚙合,其下表面具有弧形結構,該弧形結構與對應的所述自由表面的弧形結構相切。
進一步地,所述嚙合表面為平直結構,對應的,所述第一棘板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二棘板的上表面也均為平直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浮球內設有配重塊。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水波紋發電裝置,當浮球推著所述連桿向上運動時,所述第二棘板帶動與之對應的所述棘輪轉動使之發電;當浮球推著所述連桿向下運動時,所述第一棘板帶動與之對應的所述棘輪轉動使之發電。隨著水紋上下波動,二所述棘輪中的發電機輪流發電,充分利用了水紋波動的能量,提高了發電效率,同時結構簡單、成本低,且受地理限制較小,適合規模化建設。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水波紋發電裝置的整體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未經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4749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