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丙烯酸酯型低粘度瀝青路面微裂縫快速修補材料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47373.X | 申請日: | 2017-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902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25 | 
| 發明(設計)人: | 周長紅;張苗苗;李玉華;趙延慶;楊雪;盧佳樂;劉佳音;孫依人;劉少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9J4/00 | 分類號: | C09J4/00;C09J4/06;C09J11/04;C09J11/06 | 
| 代理公司: | 大連理工大學專利中心21200 | 代理人: | 溫福雪,侯明遠 | 
| 地址: | 116024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丙烯酸酯 粘度 瀝青路面 裂縫 快速 修補 材料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瀝青路面微裂縫快速修補技術領域,涉及一種丙烯酸酯型低粘度瀝青路面微裂縫快速修補材料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瀝青混凝土路面因具有力學性能好、行車平穩、噪音低且不揚塵等優點,作為一種無縫連續路面,被廣泛應用于高等級公路建設中。然而在使用中瀝青混凝土路面由于環境和車輛荷載的影響,逐漸出現各種早期病害,如裂縫、車轍和坑槽等,其中裂縫是出現最多最主要的病害形式,微裂縫是路面裂縫的早期發展狀態,如果不加以控制往往會導致更加嚴重的其他各種損壞的發生。目前的灌封材料由于粘度大一般只是針對寬裂縫,還沒有專門針對微裂縫的修復材料。本發明針對瀝青路面微裂縫制備一種低粘度的新型的快速修補材料。其性能可以滿足瀝青路面的力學、熱學和耐久性能要求,并能與原瀝青路面協調作用,同時修補作業施工起來簡便,修復時間可控,減少對交通流的影響,對延長瀝青路面使用壽命,提高維修經費和使用效益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丙烯酸酯型低粘度瀝青路面微裂縫快速修補材料及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一種丙烯酸酯型低粘度瀝青路面微裂縫快速修補材料,丙烯酸酯型低粘度瀝青路面微裂縫快速修補材料按照質量百分比計:50-80份的丙烯酸酯單體、7-10 份的環氧樹脂、2-4份基質瀝青、1-3份過氧化引發劑、1-3份的甲基丙烯酸、2-8 份的無機填料、0.3-1份的硅烷類偶聯劑和0.3-1份的叔胺類固化劑。
所述的無機填料包括石英粉、礦微粉、滑石粉和鈦白粉。
所述的硅烷類偶聯劑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所述的叔胺類固化劑為N,N-二甲基苯胺。
一種丙烯酸酯型低粘度瀝青路面微裂縫快速修補材料的制備方法,將50-80 份的丙烯酸酯單體、7-10份的環氧樹脂、2-4份基質瀝青、1-3份過氧化引發劑在室溫下攪拌混合均勻,然后在70-90℃的溫度下,反應10-35分鐘后取出,冷卻至室溫得到預聚物;向預聚物中加入1-3份的甲基丙烯酸和2-8份的無機填料,攪拌后再加入0.3-1份的硅烷類偶聯劑和0.3-1份的叔胺類固化劑,攪拌混合均勻,即得到丙烯酸酯型低粘度瀝青路面微裂縫快速修補材料。
一種丙烯酸酯型低粘度瀝青路面微裂縫快速修補材料的制備方法,將50-80 份的丙烯酸酯單體、7-10份的環氧樹脂、2-4份基質瀝青、1-3份過氧化引發劑在室溫下攪拌混合均勻,然后在70-90℃的溫度下,反應10-35分鐘后取出,冷卻至室溫得到預聚物;向預聚物中加入1-3份的甲基丙烯酸和2-8份的無機填料,攪拌后再加入0.3-1份的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0.3-1份的N,N-二甲基苯胺,攪拌混合均勻,即得到丙烯酸酯型低粘度瀝青路面微裂縫快速修補材料。
該修補材料制備過程中,需要嚴格控制預聚時間,防止由于粘度過大而導致制備失敗。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針對瀝青路面微裂縫制備一種低粘度的新型的快速修補材料。其性能可以滿足瀝青路面的力學、熱學和耐久性能要求,并能與原瀝青路面協調作用,同時修補作業施工起來簡便,修復時間可控,減少對交通流的影響,對延長瀝青路面使用壽命,提高維修經費和使用效益有重要意義。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技術方案,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將50-80份的丙烯酸酯單體、7-10份的環氧樹脂、2-4份基質瀝青、1-3份引發劑等在室溫下攪拌混合均勻,然后放入70-90℃的反應釜中,反應10-35分鐘后取出,冷卻至室溫得到預聚物。向反應所得預聚物中加入1-3份的甲基丙烯酸、2-8份的無機填料,攪拌一定時間后再加入0.3-1份的偶聯劑和0.3-1份的固化劑,用研磨機攪拌混合均勻,即可得到用于修補微細裂縫的低粘度修補材料。
實施例1:
將50ml的甲基丙烯酸甲酯、15ml的甲基丙烯酸丁酯、8g的E-44環氧樹脂、 3.5g基質瀝青、1.6g過氧化苯甲酰放入三口燒瓶中,室溫下用高速勻漿機攪拌混合均勻,放入80℃的水浴中,反應20min后取出,冷卻至室溫,再向反應所得預聚物中加入1.75ml的甲基丙烯酸、3.5g無機填料(石英粉0.66,礦微粉1.77,滑石粉0.56,鈦白粉0.51),攪拌一定時間后再加入0.5ml的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0.5ml的N,N-二甲基苯胺,攪拌混合均勻,室溫下測試粘度為10.1mPa·s。
水浴時間與初始黏度的關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理工大學,未經大連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4737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