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連鑄大壓下量時的力矩控制方法和壓下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46376.1 | 申請日: | 2017-05-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1431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31 |
| 發明(設計)人: | 曹學欠;陳衛強;邱明罡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11/12 | 分類號: | B22D11/12;B22D1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朱坤鵬;王春光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鑄大 壓下量 力矩 控制 方法 壓下 設備 | ||
1.一種連鑄大壓下量時的力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該連鑄大壓下量時的力矩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計算壓下設備在進行鑄坯壓下作業時每個驅動輥的理論阻力矩,計算所述每個驅動輥的理論拉速值;
步驟2、根據所述每個驅動輥的實際阻力矩、理論阻力矩和實際平均力矩之間的關系動態地對所述每個驅動輥的實際阻力矩進行動態再分配;
在步驟1中,所述驅動輥的理論阻力矩的計算公式為:MLi=fLi×R;
MLi為第i個驅動輥的理論阻力矩,單位為Nm;fLi為第i個驅動輥的理論阻力,單位為N;R為驅動輥的半徑,單位為m;
在步驟1中,所述每個驅動輥的理論拉速值的計算公式為:
VLi為第i個驅動輥的理論拉速值,單位為m/min;Hi為第i個驅動輥所在部位的鑄坯厚度,單位為mm;VLn為第n個驅動輥的實際拉速值,單位為m/min;Hn為第n個驅動輥所在部位的鑄坯厚度,單位為mm;
步驟2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2.1、計算驅動輥的實際平均力矩;
該實際平均力矩的計算公式為:
MP為驅動輥的實際平均力矩,單位為Nm;MSN為第N個驅動輥的實際力矩,單位為Nm;N為驅動輥的數量,無單位;
步驟2.2、對所述每個驅動輥的實際阻力矩進行實時地動態再分配;
對于該壓下設備中實施輕壓下的驅動輥:
當MSi≥MLi時,報警;
當MSi<MLi且時,控制維持不變;
當MSi<MLi、且MSi>MP時,使電機轉速減少,直至
當MSi<MLi、且MSi<MP時,使電機轉速增加,直至
對于該壓下設備中不實施輕壓下的驅動輥:
當MSi≥MLi時,增大液壓缸壓力;
當MSi<MLi且時,控制維持不變;
當MSi<MLi、且MSi>MP時,使電機轉速減少,直至
當MSi<MLi、且MSi<MP時,使電機轉速增加,直至
MSi為第i個驅動輥的實際力矩,單位為Nm;RM1為力矩控制標準,RM1的取值范圍是3%~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鑄大壓下量時的力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壓下設備的上工作輥均為驅動輥,所述壓下設備的上工作輥中的一部分上工作輥實施輕壓下,所述壓下設備的上工作輥中的另一部分上工作輥不實施輕壓下。
3.一種壓下設備,其特征在于,該壓下設備含有控制單元以及沿澆注方向間隔排列的多對工作輥;
一對工作輥含有上工作輥和下工作輥,每個上工作輥均為驅動輥,每個驅動輥均連接有液壓缸和電機,每個驅動輥的壓下和轉速均能夠被獨立的控制;
該控制單元能夠使該壓下設備按照權利要求1至2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力矩控制方法控制每一個驅動輥,該控制單元包括:
鑄坯變形計算模塊,用于計算該壓下設備在進行鑄坯壓下作業時每個驅動輥的理論阻力矩和所述每個驅動輥的理論拉速值;
拉速和力矩動態分配模塊,根據所述每個驅動輥的實際阻力矩、理論阻力矩和實際平均力矩的關系動態地對所述每個驅動輥的實際阻力矩進行動態再分配;
所述鑄坯變形計算模塊與該拉速和力矩動態分配模塊連接,該拉速和力矩動態分配模塊與每個驅動輥的液壓缸和電機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壓下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壓下設備的上工作輥中的一部分上工作輥實施輕壓下,所述壓下設備的上工作輥中的另一部分上工作輥不實施輕壓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4637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阻加熱絲自動化生產線
- 下一篇:一種檢驗科防污染試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