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促進后備母羊初情期啟動的全混合日糧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43033.X | 申請日: | 2017-05-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564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5 |
| 發明(設計)人: | 錢勇;曹少先;張俊;王慧利;孟春花;李隱俠;鐘聲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A23K50/10 | 分類號: | A23K50/10;A23K10/30;A23K10/37;A23K10/16;A23K20/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張素卿 |
| 地址: | 210014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促進 后備 母羊 初情期 啟動 混合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促進后備母羊初情期啟動的全混合日糧。屬于畜牧學飼料加工領域,適用于肉羊的規模化和集約化全舍飼生產。
二、背景技術
初情期啟動是后備母羊獲得繁殖能力的重要標志,后備母羊詞養的主要目標是適時啟動初情期和具有良好的卵泡發育狀態。而母羊的繁殖性能主要受生殖軸調控。機體能量儲備狀況可顯著影響生殖軸功能活性。研究表明,在后備母羊培育期,過度飼喂或營養不良都會推遲初情期的啟動,但是如何確定“過度飼喂”和“營養不良”尚無標準可參考。日糧影響后備母羊初情期啟動的具體機理仍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限制蛋白質、能量等營養攝入,會影響后備母羊初情期啟動,推遲初情日齡;適宜的營養攝入在滿足后備母羊的生長發育同時,可以促進機體繁殖機能的完善,促進后備母羊初情期啟動。
微量元素參與動物體內酶和激素的生成與激活,參與機體幾乎所有的生理生化過程,在飼料中添加比例雖然不到0.5%,但對生命活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有機微量元素是繼無機鹽類、有機酸鹽類的第三代微量元素添加劑,是由金屬元素與蛋白質、多肽、氨基酸、有機酸、多糖等形成的絡合物或螯合物。相關研究表明,有機微量元素是一種安全、高效、低污染的添加劑,具有較高的生物利用率,可改善動物的繁殖、生長和免疫機能,是畜禽生長發育的重要營養要素之一。同時,有機微量元素的使用也可減少微量元素在日糧中的添加量,相應減少排泄物中的排出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本發明所述全混合日糧中添加的有機微量元素有機鉻和酵母硒,對后備母羊生長、發育、繁殖和免疫都起到一定的提高和促進作用。
本發明涉及一種后備母羊的全混合日糧,所謂全混合日糧(Total Mixed Ration,簡稱TMR)就是根據反芻動物(牛、羊等)的營養需要,把揉碎的粗料、精料和各種添加劑進行充分混合而得到營養平衡的全價日糧。TMR技術起始于20世紀50年代,最初是由美國科技人員為散養的奶牛精心設計的全價日糧。后來逐漸引起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首先在奶牛業發達國家如美國、以色列等國開始廣泛應用,隨后迅速發展到加拿大、日本等國。經大量的科學試驗和飼養實踐證明,TMR技術具有以下突出的優點:①能夠適應于規模化、集約化生產,飼養管理省工、省時;②能夠有效利用工農業副產品、飼草和青貯等粗飼料,保證精粗比例,避免由挑食而引起的飼料浪費和瘤胃功能紊亂;③便于應用系統調控理論和技術來優化飼料配方,充分發揮反芻動物生長的遺傳潛力。我國于20世紀90年代在奶牛場開始應用。目前,我國中大型規模的奶牛場均已采用了TMR飼養技術,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在羊飼養方面,與TMR相關的研究,特別是與母羊繁殖性能相關的研究報道相對較少。目前,除了一些大型規模化羊場采用TMR飼養,絕大部分中小型羊場和養殖戶,依然停留在“秸稈+谷物”這二元飼料結構上,飼喂方式仍普遍采用精粗分開飼喂的方法。而這種傳統方式己不能適應現代肉羊規模化、集約化生產的要求。其主要問題在于:難以提高干物質攝食量、難以保證采食適宜而且穩定的精粗比例的飼料,同時由于打亂了瘤胃內消化代謝的動態平衡,因而降低了粗纖維的消化率,導致羊生產性能受到限制,繁殖性能也受到影響。而應用全混合日糧技術,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克服上述問題,提升飼養效果、促進母羊繁殖性能的提高,同時還降低飼養成本。因此,應用TMR技術是肉羊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生產發展的必然選擇。
綜上所述,本發明擬充分利用當地資源豐富且廉價的非常規飼料資源作為主要原料,輔助添加功能性的有機微量元素,配制成后備母羊全混合日糧(TMR),以滿足后備母羊生長發育的需要,達到發情啟動的適宜體重,同時通過功能性營養物質的添加,提高湖羊后備母羊的繁殖性能,促進后備母羊的發情,從而達到提早湖羊后備母羊初情期的目的。
三、發明內容
技術問題
隨著養羊業由傳統散養方式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高度的密集舍飼,使得每年有近20%以上的后備母羊因不發情或發情時間延遲而影響生產計劃,增加了母羊的生產成本。因此,后備母羊初情期能否適時啟動已成為養羊生產中的一個突出問題。
傳統“秸稈+谷物”精粗分開的飼喂方式不利于羊瘤胃的消化代謝,飼料消化率低,羊的生產性能受到限制,繁殖性能也受到影響,更不能適應現代肉羊規模化、集約化生產的要求。因此,轉變傳統飼養方式已經成為現代肉羊養殖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未經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4303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