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修復草魚白肝病變的預混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342586.3 | 申請日: | 2017-05-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4809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26 |
| 發(fā)明(設計)人: | 黃錦爐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海因特生物技術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8/02 | 分類號: | A61K38/02;A23K50/80;A23K10/30;A23K10/37;A23K10/12;A23K10/18;A23K20/147;A23K20/24;A23K20/20;A23K40/10;A61P7/10;A61K36/736;A61K33/1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弘邦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36 | 代理人: | 張釔斌 |
| 地址: | 510530 廣東省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修復 草魚 肝病 料及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修復草魚白肝病變的預混料,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組分制備而成:烏梅發(fā)酵液15-25份,黨參水提物20-39份,杜仲葉發(fā)酵液5-10份,豆粕40-60份,大豆蛋白粉5-15份,復合鹽1-5份。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修復草魚白肝病變的預混料,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組分制備而成:烏梅發(fā)酵液10-20份,黨參水提物20-22份,杜仲葉發(fā)酵液5-10份,豆粕40-50份,大豆蛋白粉5-10份,復合鹽3-5份。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修復草魚白肝病變的預混料,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組分制備而成:烏梅發(fā)酵液10份,黨參水提物20份,杜仲葉發(fā)酵液10份,豆粕50份,大豆蛋白粉5份,復合鹽5份。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修復草魚白肝病變的預混料,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組分制備而成:烏梅發(fā)酵液20份,黨參水提物22份,杜仲葉發(fā)酵液5份,豆粕40份,大豆蛋白粉10份,復合鹽3份。
5.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一種修復草魚白肝病變的預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烏梅發(fā)酵液由包含以下步驟的方法制備得到:將烏梅、水、芽孢液態(tài)培養(yǎng)基和地衣芽孢桿菌混合,37℃密閉培養(yǎng)至OD值為3.5-4.7得到培養(yǎng)物,將培養(yǎng)物離心,收集上清為烏梅發(fā)酵液;其中,所述烏梅和水的重量體積比為1:10-19,所述水和芽孢液態(tài)培養(yǎng)基的體積比1-3:1;所述地衣芽孢桿菌的加入量為每重量份烏梅加入2.5╳103cfu-3.5╳103cfu。
6.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一種修復草魚白肝病變的預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黨參水提物由包含以下步驟的方法制備得到:將黨參:水按重量體積比1:9-20混合,95-98℃加熱至沸騰后,在40-65℃溫度下加熱至原體積的15-35%,過濾,得到的濾液為黨參水提物。
7.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一種修復草魚白肝病變的預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杜仲葉發(fā)酵液由包含以下步驟的方法制備得到:將杜仲葉、水、芽孢液態(tài)培養(yǎng)基和枯草芽孢桿菌混合,37℃密閉培養(yǎng)至OD值為3.3-4.5得到培養(yǎng)物,將培養(yǎng)物離心,收集的上清為杜仲葉發(fā)酵液;其中,所述杜仲葉與水的重量體積比為1:4-12,所述水與芽孢液態(tài)培養(yǎng)基的體積比為1-3:1,枯草芽孢桿菌的加入量為每重量份杜仲葉加入3╳103cfu-4.5╳103cfu。
8.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一種修復草魚白肝病變的預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鹽包含硫酸鎂、硫酸錳、硫酸鉬和氧化鋁和面粉,所述復合鹽中鎂、錳、鉬和鋁的含量為10-15mg/kg、15-20mg/kg、4-6mg/kg、8-14mg/kg。
9.一種制備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的修復草魚白肝病變的預混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將所述組分混合得到混合物,在30-35℃下烘干至混合物的水分含量為8-10%,得到預混料。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30-35℃下烘干至混合物的水分含量為8-10%,粉碎至80-120目篩內(nèi),得到預混料。
11.一種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的修復草魚白肝病變的預混料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預混料在制備預防性修復草魚白肝病變和/或治療性修復草魚白肝病變的飼料中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海因特生物技術集團有限公司,未經(jīng)廣東海因特生物技術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42586.3/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