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離網家用負載智能管理系統的管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42583.X | 申請日: | 2017-05-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4091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07 |
| 發明(設計)人: | 王成偉;袁宏亮;嚴海龍;宋圣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沃太能源南通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3/00 | 分類號: | H02J3/00;H02J3/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6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優先 等級 判斷 家用 負載 智能 管理 系統 方法 | ||
1.一種離網家用負載智能管理系統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管理系統包括并離網儲能逆變器,能量管理系統EMS,電池管理系統BMS,光伏組件PV及負載切換裝置,其中并離網儲能逆變器分別連接光伏組件PV,電池管理系統BMS及市電,同時連接負載切換裝置,所述能量管理系統EMS與并離網儲能逆變器通訊,獲取逆變器的輸出功率,光伏組件PV輸出功率,同時控制逆變器的對外輸出功率,所述能量管理系統EMS與電池管理系統BMS通訊,獲取電池的狀態信息以及充放電功率,所述能量管理系統EMS與負載切換裝置通訊,獲取電網側的功率變化判斷并離網,同時獲取負載切換裝置連接的家庭負載的使用情況,并控制負載切換裝置斷開或恢復各路負載;
所述能量管理系統EMS內具有人機交互觸摸屏,通過該人機交互觸摸屏設置負載切換裝置的過載值,各路負載的優先等級以及各路負載相應的切斷條件;
智能管理系統的管理方法為:
當電網正常時,管理系統按照正常的自發自用邏輯運行,光伏組件PV能量優先給家用負載供電,多余給電池充電,最后多的并網,若光伏組件PV不足,則電池也放電供給負載,主要根據逆變器輸出和電網輸出算出負載值,根據負載值和PV功率以及電池可充可放功率實時調節逆變器輸出;
當電網異常時,切入離網模式并根據電網異常前的負載狀況以及用戶設置,給負載切換裝置發送指令控制各路負載的通斷,首先判斷電網異常前的負載值是否超過客戶設置的過載值,若超過,則進行第一級判斷處理;若不超過,則按第二級判斷處理;
當電網恢復正常后,負載切換裝置閉合三路負載,系統轉入并網模式,繼續正常工作;
管理方法具體包括如下內容:用戶通過人機交互觸摸屏設置過載值K,三路負載優先等級L1>L2>L3,三路負載的切斷條件為S1<S2<S3;
并網模式,能量管理系統EMS從并離網儲能逆變器中讀取各輸出功率,從負載切換裝置讀取電網功率,計算相應的負載值S,同時對該負載值S與用戶設置的過載值K進行比對,若負載值S高于過載值K,則能量管理系統EMS發送指令切斷優先等級為L3的負載支路,同時對應的變量記載參數flag置1,根據優先權等級循環比對直至過負載值低于過載值;
在負載值S下降至低于過載值K后持續10秒,能量管理系統EMS根據優先權等級恢復優先級高的負載支路,同時對應的變量記載參數flag置0;
離網模式,電網斷電后,逆變器進入離網模式,負載切換裝置執行并網模式下接收的最后一條指令,即若并網時為過載,則能量管理系統EMS發送指令切斷優先權等級低的負載支路,若離網后負載值任然大于過載值K,則能量管理系統EMS同樣發送指令切斷優先等級低的負載支路,直至消除過載,因過載切斷的支路負載,能量管理系統EMS無法獲知該路負載的情況,則無法自動恢復負載支路的閉合,需用戶手動閉合恢復;
離網模式,電網斷電后,逆變器進入離網模式,負載切換裝置執行并網模式下接收的最后一條指令,若并網時不過載,離網后能量管理系統根據用戶設置的三路切斷條件進行第二級判斷,若當前電池的SOC大于S3,則能量管理系統給負載切換裝置下發三路閉合指令;若電池的SOC介于S2與S3之間,則能量管理系統下發指令斷開優先等級為L3的負載支路;若電池的SOC介于S1和S2之間,則能量管理系統下發指令斷開優先等級為L2和L3的負載支路;若SOC低于S1,則能量管理系統下發指令切斷三路負載;
當電池充電至S1+10%且過載判定flag=0時,負載管理系統下發指令閉合L1;當電池充電至S2+10%且過載判定flag=0時,負載管理系統下發指令閉合L2;當電池充電至S3+10%且過載判定flag=0時,負載管理系統下發指令閉合S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沃太能源南通有限公司,未經沃太能源南通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42583.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