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處理三維地震數據的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41917.1 | 申請日: | 2017-05-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720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0 |
| 發明(設計)人: | 李海山;楊午陽;高建虎;張巧鳳;周春雷;楊慶;鄢高韓;杜炳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V1/28 | 分類號: | G01V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李輝 |
| 地址: | 10000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處理 三維 地震 數據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石油勘探地震信號處理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處理三維地震數據的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本部分的描述僅提供與本申請公開相關的背景信息,而不構成現有技術。
隨著油氣勘探開發精度的不斷提高,“兩寬一高”、單點高密度和多分量等三維地震勘探技術得到大范圍的應用,從而使得地震勘探數據量高速增長,這對地震數據采集、處理、傳輸、存儲等方面都帶來了新的挑戰。因此,如何在保證三維地震數據主要特征基本不變的前提下,對三維地震數據進行合理的處理和壓縮,從而降低傳輸成本、減少傳輸資源占用時間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目前,國內外主要使用變換編碼(如離散余弦變換、小波變換等)方法進行地震數據的壓縮。雖然這些壓縮方法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都是一維或者二維壓縮方法,并不能直接壓縮通過上述三維地震勘探技術采集到的三維地震數據,因而不能得到良好的數據壓縮結果。
應該注意,上面對技術背景的介紹只是為了方便對本申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說明,并方便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而闡述的。不能僅僅因為這些方案在本申請的背景技術部分進行了闡述而認為上述技術方案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處理三維地震數據的方法及裝置,以提高三維地震數據的壓縮效果。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申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利用三維離散曲波變換方法對所述三維地震數據進行稀疏表示,以獲取所述三維地震數據的三維稀疏表示系數;
利用硬閾值算法對所述三維稀疏表示系數進行閾值處理;
對所述閾值處理后的三維稀疏表示系數進行編碼。
在至少一實施方式中,所述利用三維離散曲波變換方法對所述三維地震數據進行稀疏表示以獲取所述三維地震數據的三維稀疏表示系數的步驟包括利用下述公式來獲取所述三維稀疏表示系數:
其中,SparseCoef(j,l,k)為所述三維稀疏表示系數;Seis3D(n1,n2,n3)為所獲取的三維地震數據;為三維離散曲波;為的共軛復數;n1,n2,n3為三維地震數據樣點的下標,并且0≤n1≤Nt,0≤n2≤Nx,0≤n3≤Ny,Nt,Nx,Ny分別為所述三維地震數據在時間方向及空間方向的采樣點數;j為尺度下標,并且1≤j≤Nj,Nj為分解的尺度數;l為分解的方向下標,并且8≤l≤Nl,Nl為分解的方向數;k=(k1,k2,k3)為所述三維稀疏表示系數的下標。
在至少一實施方式中,所述利用硬閾值算法對所述三維稀疏表示系數進行閾值處理的步驟包括利用下述公式來對所述三維稀疏表示系數進行閾值處理:
其中,ThredCoef(j,l,k)為閾值處理后的三維稀疏表示系數;T為用戶設定的閾值。
在至少一實施方式中,對所述閾值處理后的三維稀疏表示系數進行編碼的步驟包括利用下述公式對所述三維稀疏表示系數進行編碼:
CodeCoef(m).v=ThredCoef(j,l,k)如果|ThredCoef(j,l,k)|>0
CodeCoef(m).j=j 如果|ThredCoef(j,l,k)|>0
CodeCoef(m).l=l 如果|ThredCoef(j,l,k)|>0
CodeCoef(m).k=k 如果|ThredCoef(j,l,k)|>0
其中,CodeCoef(m)為編碼后的所述三維稀疏表示系數;m為編碼后的所述三維稀疏表示系數的下標,其最大值為閾值處理后的非零三維稀疏表示系數的個數;ν為三維稀疏表示系數的數值。
在至少一實施方式中,該方法還可以包括:
對編碼后的所述三維稀疏表示系數進行解碼;
利用所述三維離散曲波變換方法的逆變換方法對解碼后的所述三維稀疏表示系數進行逆變換,以獲得壓縮恢復后的三維地震數據。
在至少一實施方式中,該方法還可以包括:對編碼后的所述三維稀疏表示系數進行存儲。
在至少一實施方式中,該方法還可以包括:
讀取所存儲的所述三維稀疏表示系數;
對所讀取的所述三維稀疏表示系數進行解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4191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