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發電形式的剎車能回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41852.0 | 申請日: | 2017-05-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9128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23 |
| 發明(設計)人: | 張蓉 | 申請(專利權)人: | 紹興厚道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D61/00 | 分類號: | F16D61/00;F16D55/226;F16D65/14;F16D12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信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姚瑤 |
| 地址: | 3125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摩擦輪 剎車能 剎車盤 剎車片 剎車 變傳動比 發電形式 復位彈簧 回收系統 圓錐結構 發電機 導軌 滾動摩擦 汽車制動 剎車過程 旋轉帶動 阻力增加 回收 創新性 傳動 轉動 車輪 發電 干涉 能源 保證 | ||
本發明屬于汽車制動能回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發電形式的剎車能回收系統。它包括剎車盤、摩擦輪、發電機、第一導軌、圓錐結構、摩擦輪復位彈簧等,在一側剎車片上安裝了摩擦輪,當剎車時,剎車片與剎車盤的距離逐漸接近,首先摩擦輪與車輪的剎車盤接觸,他們之間發生滾動摩擦,摩擦輪旋轉帶動發電機發電;導軌和摩擦輪復位彈簧的設計允許了剎車片與摩擦輪的相對運動,保證了剎車過程中運動不出現干涉;圓錐結構變傳動比的設計使得在剎車程度增加及剎車片還未接觸剎車盤時,摩擦輪轉動的阻力增加,這樣滿足對剎車程度增加的需要。本發明利用摩擦輪和變傳動比傳動來提取剎車能,能有效的提取剎車能,做到能源的回收,具有一定的創新性與實用性。
所屬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汽車制動能回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發電形式的剎車能回收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進入21世紀以來,能源和環境對人類生活、社會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大。交通運輸工具的節能減排技術日益突出,車輛的能量回收技術受到充分重視,制動能量回收系統被廣泛應用于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中。
目前具有制動能量回收系統的車輛其對制動能量回收的基本原理是:制動過程中采用電機發電,同時把電能存在動力電池中從而實現對制動能量的回收利用。現階段制動能量回收系統的有效性存在不足,特別是在制動需求較大時,電機產生的制動力矩無法滿足整車制動力需求,此時需要機械制動介入并提供額外的制動力矩,從而導致機械制動所產生的熱能的消耗浪費。并且,受動力電池電池充放電次數的限制,頻繁的制動充、放電對動力電池的使用壽命也存在一定的影響,會相應減少動力電池的使用命。另外,由于現有的制動能量回收系統均需要利用動力電池,因動力電池大都應用在混合動力系統以及純電動車輛中,而傳統的車輛無法利用現有的制動能量回收系統回收制動能量。
本發明設計一種基于發電形式的剎車能回收系統解決如上問題。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本發明公開一種基于發電形式的剎車能回收系統,它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基于發電形式的剎車能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車輪法蘭、剎車結構支撐、剎車盤、固定螺栓、第一扇形剎車片、摩擦輪、發電機、第一液壓剎車活塞、第一剎車片支撐、第二扇形剎車片、第二剎車片支撐、第二液壓剎車活塞、第一導軌、傳動齒輪、圓錐結構第一支架、傳動摩擦盤、圓錐結構第二支架、圓錐結構、摩擦輪復位彈簧、摩擦輪轉軸、轉軸第一支撐、傳動錐齒、摩擦盤轉軸、轉軸第二支撐、第二導軌、摩擦盤支撐、電機支撐、圓錐結構第三支架、圓錐結構轉軸,其中車輪法蘭同心固定安裝在剎車盤上一面,固定螺栓安裝在車輪法蘭一面,剎車結構支撐安裝在車橋上,剎車結構支撐為扇形,且具有u形槽,剎車盤邊緣的一部分位于剎車結構支撐的u形槽中,這是一般制動器總體設計構造;第一液壓剎車活塞安裝在剎車結構支撐u形槽的一側的正中間的位置處,第一剎車片支撐安裝在第一液壓剎車活塞表面,第一扇形剎車片安裝在第一剎車片支撐上;四個第二液壓剎車活塞兩排兩列安裝在剎車結構支撐u形槽的另一側,兩片第二剎車片支撐上下分別安裝在兩排液壓剎車活塞表面,兩片第二扇形剎車片分別安裝在第二剎車片支撐上;上下兩個第二剎車片的設計為了在剎車結構支撐的一側中間能夠有空間增加摩擦輪,每個第二剎車片均為扇形,但較細較長,所以均使用兩個第二液壓活塞平衡的推動第二剎車片支撐,從而平穩得剎車。
上述摩擦輪通過摩擦輪轉軸安裝在轉軸第一支撐和轉軸第二支撐上,兩個支撐穩定平穩的固定了摩擦輪轉軸,轉軸第一支撐通過其兩側的通孔與兩個固定在第二剎車片支撐的第一導軌配合,兩個摩擦輪復位彈簧一端安裝在第二剎車片支撐一側,另一端安裝在轉軸第一支撐上,且分別安裝在轉軸第一支撐兩側;轉軸第二支撐通過其兩側的通孔與兩個固定在第二剎車片支撐的第二導軌配合,兩個摩擦輪復位彈簧一端安裝在第二剎車片支撐一側,另一端安裝在轉軸第二支撐上,且分別安裝在轉軸第二支撐兩側;摩擦輪通過轉軸支撐利用導軌固定在第二剎車片支撐上,從而摩擦輪安裝在了兩個第二剎車片支撐的中間,并面向剎車盤方向超出剎車片支撐高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紹興厚道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未經紹興厚道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4185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復合荷載作用下的單樁多向水平承載力的測試方法
- 下一篇:一種改進型管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