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水庫超飽和輸沙狀態(tài)下恢復飽和系數計算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341033.6 | 申請日: | 2017-05-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9079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趙瑾瓊;張細兵;王敏;黃仁勇;葛華;元媛;毛冰;鄧春艷;申康;周建銀;龍瑞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E02B1/00 | 分類號: | E02B1/00;G06F19/00 |
| 代理公司: | 武漢楚天專利事務所 42113 | 代理人: | 胡盛登 |
| 地址: | 43001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超飽和 輸沙 飽和系數 水庫 恢復 計算公式 非均勻 實測 近似 泥沙 水文 水庫泥沙淤積 恒定均勻流 懸移質泥沙 分組 采集目標 連續(xù)方程 泥沙運動 數據分析 數值模擬 分粒 徑組 求解 貼合 河段 分流 應用 | ||
1.一種水庫超飽和輸沙狀態(tài)下恢復飽和系數計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體步驟,
1)采集目標水庫實測水文、泥沙數據,具體包括:水庫進、出庫及庫區(qū)沿程主要水文站水位Hi、流量Qi、含沙量Si、懸移質泥沙顆粒級配Pi,j,i=1~I,I為水文站數,j=1~NJ,NJ為粒徑分組數;k表征第k個流量級,k=1~NK,NK為流量分級數;以及水文站所在斷面地形資料和水文站間河段長度Li,i=1~I-1;
2)推求超飽和輸沙狀態(tài)下近似分組挾沙力S*;
3)分河段、分流量級、分粒徑組求解恒定均勻流條件下懸移質泥沙連續(xù)方程(1),計算水庫超飽和輸沙狀態(tài)下恢復飽和系數:
其中,
式中,S為含沙量,S*為挾沙力,α為恢復飽和系數,ω為泥沙沉速,q為流量,L為兩水文站間間距;
4)建立水庫超飽和輸沙狀態(tài)下恢復飽和系數計算公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庫超飽和輸沙狀態(tài)下恢復飽和系數計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推求超飽和輸沙狀態(tài)下近似分組挾沙力S*具體步驟如下:
基于水庫運行后實測水文、泥沙資料,采用輸沙率分析法,篩選出處于超飽和輸沙狀態(tài)下的水沙數據;所述輸沙率分析法實現方式為,依據式Qi+1Si+1Pi,j+1/QiSiPi,j,分析同一時刻相鄰兩站下游站非均勻沙輸沙量是否小于上游站,若比值小于1則該組水沙資料處于超飽和輸沙狀態(tài);
基于超飽和輸沙狀態(tài)下各站流量、含沙量、級配資料,采用下包線分析法,推求某一流量級下近似分組挾沙力,所述下包線分析法實現方式為,繪制某一站點某粒徑組泥沙含沙量與流量關系的下包線,通過分析某一流量對應該粒徑組泥沙含沙量的最小值,近似得到該水文站各流量級下該粒徑組泥沙的挾沙力S*i,j,k,k=1~NK,NK為流量分級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庫超飽和輸沙狀態(tài)下恢復飽和系數計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建立水庫超飽和輸沙狀態(tài)下恢復飽和系數計算公式具體步驟如下:
依據下式計算懸浮指標:
zi,j,k=ωk/ku*i,j (3)
式中
其中z為懸浮指標,ω為泥沙沉速,g為重力加速度,h水深,J水力坡降;
點匯恢復飽和系數α和懸浮指標z的相關關系圖,采用回歸方法擬合如下冪函數形式的水庫超飽和輸沙狀態(tài)下恢復飽和系數計算公式:
α=mzn (5)
其中m為系數,n為指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科學院,未經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41033.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