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動機械振動參數檢測裝置的設計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39752.4 | 申請日: | 2017-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9004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笑舒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浩航家具五金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H1/00 | 分類號: | G01H1/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盟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13 | 代理人: | 樊廣秋 |
| 地址: | 253000 山東省德州***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機械振動 參數 檢測 裝置 設計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動機械振動參數檢測裝置的設計方法,其結構包括檢測頭、加速度傳感器、第一螺旋圈、橡膠圈、電線、第二螺旋圈、外殼、人機界面、操作面板、開關按鈕、調節按鈕、參數對比表、橡膠套,人機界面設有外框、顯示屏、信號接收器、圖像處理芯片,外框與外殼相連接,顯示屏通過外框與圖像處理芯片相連接,信號接收器與圖像處理芯片電連接,圖像處理芯片與顯示屏電連接,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通過設有的人機界面,能模擬機械內部的振動情況,使人們能夠直觀的看到機械內部的振動情況,通過圖像能對機械的工作情況理解得更加的透徹。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一種動機械振動參數檢測裝置的設計方法,屬于檢測裝置領域。
背景技術
位置檢測裝置主要用于閉環和半閉環系統,檢測裝置通過直接或間接測量檢測出執行部件的實際的位移量,然后反饋到數控裝置,并與指令位移進行比較,如果有差值,就發出運動控制信號,控制數控機床移動部件向消除該差值的方向移動。不斷比較指令信號與反饋信號,然后進行控制,直到差值為0,運動停止。
現有技術公開了申請號為:200820148063.1的一種檢測技術,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振動機械振動參數檢測裝置,可以對振動機械工作中的振動參數進行實時檢測。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要點是,振動機械振動參數檢測裝置,在振動機械左、右兩側板的前部和后部對稱的各設有一加速度傳感器,上述左側板前部和后部加速度傳感器的信號端0A+、0A-、4A+、4A-分別與智能控制器的端子1、2、9和10連接,上述右側板的前部和后部加速度傳感器的信號端1A+、1A-、5A+、5A-分別與智能控制器的端子3、4、11和12連接,智能控制器的以太網口與計算機連接,現有技術人們對于機械內部的振動情況不是很了解,通過數字感受不出機械振動的情況,不能直觀清晰的看到振動圖像。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動機械振動參數檢測裝置的設計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人們對于機械內部的振動情況不是很了解,通過數字感受不出機械振動的情況,不能直觀清晰的看到振動圖像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動機械振動參數檢測裝置的設計方法,其結構包括檢測頭、加速度傳感器、第一螺旋圈、橡膠圈、電線、第二螺旋圈、外殼、人機界面、操作面板、開關按鈕、調節按鈕、參數對比表、橡膠套,所述加速度傳感器與檢測頭電連接,所述第一螺旋圈活動連接于電線右半部分,所述橡膠圈設于第一螺旋圈左側并與電線相連接,所述檢測頭通過電線與外殼相連接,所述電線左半部分嵌套于橡膠套內部,所述第二螺旋圈活動連接于橡膠套左半部分,所述人機界面設于外殼表面,所述操作面板設于人機界面右側并與外殼相連接,所述參數對比表嚙合于操作面板表面的上方,所述調節按鈕安裝于參數對比表下方,所述人機界面設有外框、顯示屏、信號接收器、圖像處理芯片,所述外框與外殼相連接,所述顯示屏通過外框與圖像處理芯片相連接,所述信號接收器與圖像處理芯片電連接,所述圖像處理芯片與顯示屏電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橡膠套直徑為6cm。
進一步地,所述電線直徑為2cm。
進一步地,所述調節按鈕設有2個以上。
進一步地,所述開關按鈕與操作面板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電線內部為精煉銅材料制成,傳導信號效果好。
進一步地,所述橡膠套采用天然橡膠,韌性好,能更好的保護設備。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通過設有的人機界面,能模擬機械內部的振動情況,使人們能夠直觀的看到機械內部的振動情況,通過圖像能對機械的工作情況理解得更加的透徹。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發明一種動機械振動參數檢測裝置的設計方法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浩航家具五金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浩航家具五金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3975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