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級行星減速輪轂直驅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39714.9 | 申請日: | 2017-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5407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8 |
| 發明(設計)人: | 謝敏;趙毅;林銀聚;張華;劉建峰;鄭洪軍;楊國庫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浙江臻易驅動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K17/08 | 分類號: | B60K17/08;B60G15/08;B60K7/00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專利事務所35213 | 代理人: | 方傳榜 |
| 地址: | 361000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行星 減速 輪轂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客車底盤部件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指一種雙級行星減速輪轂直驅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全球能源的日益緊缺和環境的不斷惡化,為了節約能源及減少車輛排氣污染,實現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戰略,研發推廣電動車輛已是當前重中之重。電動汽車不僅能夠節能減排,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還是許多國家解決能源危機的重要措施。
在客車領域,傳統電動客車僅僅將傳統的燃油動力形式改變成電動形式,在客車整體結構上沒有得到相應的發展,仍然采用中央直驅方式,即動力系統布置在車身中部,通過傳動軸將動力傳遞給車橋,然后再通過車橋減速器、差速器、半軸傳遞到輪胎。但是中央直驅方式不僅動力傳遞距離長,傳遞效率低,而且占用客車底部中央空間,無法滿足客車降低車地板,擴大客車前后通道,以方便乘客上下車及人員流通等的需求。
目前,為解決上述問題,通常采用輪轂電機驅動,即是將電機直接布置在車輪內,優點是空間利用率高,但是該方式電機體積不能大,防水、散熱安全存在問題,同時輪轂電機的動力難以支撐客車滿員的負荷。此外,現有不管是輪轂電機驅動或中央直驅方式,其懸架上的氣囊和減振器通常安裝在上/下控制臂上,上/下控制臂繞車架球頭中心轉動時,力臂端,相同垂直跳動高度條件下,擺角大(控制臂運動角度大),橫向位移大,從而造成氣囊和減振器擺動角度大,橫向位移大,而且氣囊和減振器安裝在上/下控制臂上時,氣囊和減振器的垂直載荷、行程、速度均和輪胎不等,成杠桿比關系,氣囊和減振器載荷不等于輪胎載荷時,必然導致懸架和車架受到額外的應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雙級行星減速輪轂直驅裝置,以解決現有客車地板高、車內過道窄,動力傳遞效率低,懸架跳動時,氣囊和減振器擺角和橫向位移大,可靠性低,零部件壽命短。
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雙級行星減速輪轂直驅裝置,包括懸架系統、驅動系統和制動系統,所述懸架系統包括上控制臂、下控制臂、輪轂掛架、氣囊和減振器,所述上控制臂和下控制臂分別與輪轂掛架的上下兩端連接,所述氣囊和減振器分別安裝在輪轂掛架上,所述驅動系統包括電機、減速器、輸出軸和輪轂,所述電機、減振器、輸出軸和輪轂依次由內至外同軸安裝在所述輪轂掛架上,所述制動系統安裝在所述輪轂掛架上,與所述驅動系統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輪轂掛架中部設有一安裝支座,所述氣囊安裝在輪轂掛架的上端頂面,所述減振器安裝在所述安裝支座上。
進一步地,所述減速器包括第一級行星齒輪減速器和第二級行星齒輪減速器,所述輪轂安裝在所述輪轂掛架外側,所述電機和第一級行星齒輪減速器安裝在輪轂掛架內側,電機與第一級行星齒輪減速器連接,第一級行星齒輪減速器通過所述輸出軸貫穿輪轂掛架及輪轂,與第二級行星齒輪減速器連接,第二級行星齒輪減速器通過一法蘭盤與所述輪轂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電機的動力軸、第一級行星齒輪減速器、輸出軸、第二級行星齒輪減速器皆為與所述輪轂的輪心同軸線上。
進一步地,所述制動系統包括制動器、氣室、ABS齒圈和ABS傳感器。
由上述對本發明結構的描述可知,和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1、 本發明一種雙級行星減速輪轂直驅裝置,氣囊和減振器、輪胎都安裝在輪轂掛架上,懸架垂直跳動時,氣囊、減振器的垂直載荷、行程、速度均和輪胎相等,杠桿比為1:1,并且相同跳動高度條件下,氣囊和減振器隨輪轂掛架垂直上跳,擺動角度小,橫向位移小,可靠性高,零部件壽命更高。此外,氣囊和減振器安裝在輪轂掛架上,氣囊和減振器載荷等于輪胎載荷,懸架和車架不受到額外的應力,懸架和車架無需特別加強。
2、 驅動系統采用電機直接驅動輪胎,且電機、第一級行星齒輪減速器、輸出軸和第二級行星齒輪減速器皆位于輪轂的輪心同軸線上,動力傳遞效率更高。此外,輪轂驅動相比傳統的中央直驅方式省去車身中部電機,車內空間更大,載客量更多,車身底板可以更低,經濟效益更高。另外,采用兩級行星減速方式,在保證速比不變情況下,能夠有效減少減速器體質和重量,進一步增大車內空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主視圖;
圖3為圖2中A-A方向剖面圖;
圖4為本發明懸架系統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浙江臻易驅動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浙江臻易驅動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39714.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純電動汽車動力系統
- 下一篇:一種基于油泵的運輸機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