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中風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38940.5 | 申請日: | 2017-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1542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01 |
| 發明(設計)人: | 黃春英;李賢;文宏健;封桂宇;鄧源 | 申請(專利權)人: | 玉林市中醫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888 | 分類號: | A61K36/888;A61P9/10;A61K35/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466 | 代理人: | 譚月萍,黃啟行 |
| 地址: | 537099 廣西壯族***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中風 中藥 組合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中風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中風又名“卒中”,“風”含有來勢快,變化多、暈仆等意思。本病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突然發生口眼喁斜,半身不遂,言語不利為主要癥狀,其包括現代醫學的腦溢血,腦血栓形成,腦栓塞、面神經麻痹等疾病。
中風即腦血管疾病是目前人類疾病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隨著老齡化社會的發展趨勢,其高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已嚴重危及人類健康,危及中老年人群的生活質量。目前不知有多少病人因為中風偏癱而多年臥床不起,或行動不便,或神智不清,有多少患者由于長年生活不能自理而痛不欲生。這不能不使人感到中風癱瘓對患者、對家庭、對社會的危害有多么嚴重,不能不重視“中風偏癱”的防治研究工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治療中風的中藥組合物,本發明組合物配伍精當,具有收益氣活血、化瘀通絡、醒腦利竅的功效。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治療中風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黃芪300-600份、川芎180-300份、丹參180-300份、地龍90-200份、水蛭50-150份、石菖蒲90-200份、遠志50-150份、葛根100-200份。
較佳地,一種治療中風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黃芪400-500份、川芎200-250份、丹參200-250份、地龍100-150份、水蛭80-120份、石菖蒲100-150份、遠志70-110份、葛根120-180份。
較佳地,所述治療中風的中藥組合物用于制備成膠囊劑、片劑、顆粒劑、口服液。
較佳地,所述膠囊劑的制備方法由以下步驟組成:
(1)按比例稱取黃芪、川芎、丹參、地龍、水蛭、石菖蒲、遠志及葛根,混合后備用;
(2)將上述混合后的藥材加6-10倍的水煎煮2-3次,每次1-3h,合并煎液,過濾,得到濾液;
(3)將濾液濃縮成稠膏,干燥、粉碎,再加入淀粉混勻,裝入膠囊殼,即得所述膠囊劑。
較佳地,所述稠膏在60-80℃條件下的相對密度為1.15-1.25。
較佳地,所述濃縮為減壓濃縮,所述減壓濃縮在50-70℃的條件下進行。
以上組合物中:
黃芪,味甘,性微溫,歸肝、脾、肺、腎經,有益氣固表、斂汗固脫、托瘡生津、利水消腫的功效。為補氣之要藥,健脾益肺,益氣通絡,配合諸活血之品,其行氣補氣活血之功更甚,故重用之為本方之君藥。
川芎、丹參為臣藥。川芎味辛,性溫,歸肝、膽經,有活血行氣、化瘀通絡、祛風散寒止痛之功,為血中之氣藥,其性辛香走竄,可溫通經絡,活血行氣,祛風止痛,走而不守,既能上行頭目,又可外徹皮毛,旁達四肢,更可通行血脈;丹參味苦,性寒,歸心包、肝經,具有活血調經、祛瘀止痛、涼血消癰、養血安神之功,有“一味丹參功似四物”之說,兩者合用相得益彰,活血、養血、行血,共司臣職。
地龍、水蛭為佐藥。地龍咸寒,入肝、肺、膀胱經,有入絡剔邪,暢通氣血,熄風止痙的功效。水蛭性平,咸苦,歸肝、膀胱經,活血破血,攻破之力甚強,與地龍相伍,可佐君臣,增活血、破血、祛瘀生新之效。
遠志、石菖蒲、葛根為使藥。遠志辛苦微溫,歸心、肝、脾、肺經,有養心安神、祛痰開竅、解毒消腫之功。石菖蒲辛苦溫,歸心、胃經,有化食開胃、開竅豁痰、醒神益智的功效。遠志、石菖蒲二者合用,既能化痰開竅,又能交通心腎。配性涼,具有清香、升陽之功的葛根,更能醒腦開竅,三藥合用而領使命。
本發明藥物組合物的配伍依據為:中風病乃氣血虧損,精髓暗耗,內傷積損為本,風、火、痰、瘀乃本虛演變所致,使機體陰陽失調,氣血逆亂。清代名醫王清任認為:中風屬于“氣虛血瘀,指出:治病之要訣,在于明白氣血”。所以治療中風必須抓住氣血這個根本,用以補氣藥為主,活血化瘀為輔的“益氣通絡湯”治療本病并沿用至今。中風后恢復期和后遺癥期,正氣日耗,瘀血更阻,氣虛血瘀之象更為明顯,氣血運行不暢,痹阻絡脈,筋脈失養致使肢體偏枯痿廢,瘀血上逆,壅塞腦絡血脈,病延日久,氣虛精虧,腦失所養,腦絡閉塞,髓海失充,則元神失聰,智能衰減。由此可見,氣虛血瘀、脈絡瘀阻清竅是該病的主要病機,治療當以益氣活血、化瘀通絡、醒腦利竅為大法。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玉林市中醫醫院,未經玉林市中醫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3894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獸用殺蟲消炎的中藥組合物
- 下一篇:一種解毒潔面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