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自動駕駛車輛的彎道行駛縱向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38593.6 | 申請日: | 2017-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8444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09 |
| 發明(設計)人: | 龔建偉;朱曉龍;呂超;吳紹斌;王博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0W30/02 | 分類號: | B60W30/02;B60W30/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龐許倩;馬東偉 |
| 地址: | 10008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自動 駕駛 車輛 彎道 行駛 縱向 控制 方法 | ||
1.一種用于自動駕駛車輛的彎道行駛縱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根據車輛狀態信息和行駛路徑信息,判斷車輛在彎道中的所處階段;
根據車輛在彎道中的所處階段,對車輛的行駛速度進行在線實時控制,將控制結果傳遞給加速度控制模塊;
所述車輛狀態信息包括車輛速度、車輛加速度;所述行駛路徑信息來源于GPS數據和/或地圖信息,包括根據GPS數據和/或地圖信息獲取的車輛所處位置、當前曲率;所述車輛在彎道中的所處階段包括入彎行駛階段、出彎行駛階段、彎內行駛階段;
當判斷為彎內行駛階段,計算當前車速與當前曲率下彎道內舒適行駛速度的差值,作為期望加速度傳遞給下層加速度跟蹤模塊進行實時控制;
當判斷為入彎階段或出彎階段,則根據訓練得到的駕駛員模型,采用GMR方法實時輸出期望加速度,并傳遞給下層加速度跟蹤模塊進行實時控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彎道行駛縱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斷車輛在彎道中的所處階段是根據當前曲率ρc和前視曲率ρp的數值關系進行的,具體方法為:
當ρc<ρp且ρc接近于0,則判斷車輛處于入彎階段;
當ρc>ρp且ρp接近于0,則判斷車輛處于出彎階段;
當ρc和ρp相近,則判斷車輛處于彎內行駛階段。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彎道行駛縱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駕駛員模型是通過對GMM模型進行訓練得到的,駕駛員模型的訓練方式包括:
S1.采集駕駛員彎道自由行駛數據;
S2.基于采集到的駕駛員彎道自由行駛數據,獲取彎道行駛特征量;
S3.利用彎道行駛特征量訓練GMM模型,得到駕駛員模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彎道行駛縱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彎道內舒適行駛速度的計算方法為:判定車輛處于彎內行駛階段的情況下,提取彎內行駛階段對應的速度信息,求取均值,作為彎內行駛舒適車速。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彎道行駛縱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的彎道自由行駛數據包括:當前車速、當前曲率、前視曲率、車輛加速度;所述彎道行駛特征量包括:當前車速、當前曲率、前視曲率、加速度。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彎道行駛縱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還包括對采集到的駕駛員彎道自由行駛數據進行處理:
確認數據無丟包現象,去除冗余數據,提取彎道行駛特征量;
對提取的彎道行駛特征量進行中值濾波,再采用移動平均法進行數據的均值濾波和降噪平滑;
以及對彎道行駛特征量進行歸一化處理。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彎道行駛縱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進一步包括:
選取聚類個數k;對提取的特征數據進行多次K-means聚類,選取對數似然函數值最大的一次聚類結果進行GMM模型參數的初始化;
然后采用EM算法對GMM模型進行訓練;
訓練結束后存儲模型的對數似然函數值;
依次選取不同的聚類個數k,分別進行訓練,得到對應的對數似然函數值;
選取最大的一個對數似然函數值對應的GMM模型作為最終的駕駛員模型。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彎道行駛縱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類個數k的取值為5至4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理工大學,未經北京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38593.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實時工況自適應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能量優化管理方法
- 下一篇:檢測可用停車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