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使用復合二氧化鈦乳濁劑的衛生陶瓷的工藝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37547.4 | 申請日: | 2017-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1083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07 |
| 發明(設計)人: | 丁浩;敖衛華;常亮;孫思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 主分類號: | C03C8/20 | 分類號: | C03C8/20;C04B41/8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煥 |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使用 復合 氧化 乳濁劑 衛生陶瓷 工藝 方法 | ||
1.一種使用復合二氧化鈦乳濁劑的衛生陶瓷的工藝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衛生陶瓷釉料的原材料選用
選用復合二氧化鈦乳濁劑、磷酸鹽、鉀長石、石英、方解石、白云石、氧化鋅、氧化鋁、高嶺土、熔塊為配制陶瓷乳濁釉料的原料,其中,復合二氧化鈦乳濁劑為礦物與TiO2組分通過彼此顆粒界面復合制得的粉體材料,具體特征是:將礦物基體預先超細加工獲得中位徑d50為0.3μm~0.6μm的顆粒粉體,再將大小與其相當的TiO2顆粒和該顆粒粉體復合,形成礦物與TiO2顆粒具有界面化學結合作用的聚集體,從而得到復合二氧化鈦乳濁劑;復合二氧化鈦乳濁劑的粒徑分布為:中位徑d50為0.2μm-0.5μm,粗端粒徑d90為0.9μm-1.5μm;復合二氧化鈦乳濁劑中各組分重量比為:礦物30%~55%,TiO245%~70%,這里所述的礦物指物相名稱/成分為碳酸鈣/CaCO3、硅酸鈣/CaSiO3、二氧化硅/SiO2的天然和人造礦物,所述的TiO2指物相成分為TiO2的天然和人造物質,包括天然金紅石、金紅石型鈦白粉、銳鈦礦型鈦白粉和偏鈦酸;所述磷酸鹽是指羥基磷灰石、氟磷灰石和磷酸三鈣,粒徑分布為:小于2μm顆粒含量80%-85%,中位徑d50為1.5μm-5μm;所述鉀長石、石英、方解石、白云石、氧化鋅、氧化鋁、高嶺土為最大粒徑小于74μm的研磨粉體,純度不小于95%;
復合二氧化鈦乳濁劑中礦物與TiO2顆粒在微納米尺度范圍彼此穿插,均勻分布,并通過在彼此界面處形成化學作用而結合;
二、釉料原料配比及該衛生陶瓷潔具制備工藝步驟
(1)釉料原料按下列重量百分比比例配制:按復合二氧化鈦乳濁劑6%~15%,磷酸鹽0.8%~2%,鉀長石25%~32%,石英30%~37%,方解石8%~15%,白云石3%~6%,氧化鋅2%~3%,氧化鋁2%~4%,高嶺土4%~5%,熔塊1%~2%稱取配制乳濁釉釉料,并使釉料滿足化學成分為:SiO264%-66%,Al2O36%-7.5%,Fe2O3≤ 0.05%,TiO24.2%-5.5%,CaO12%-15%,MgO2%-3%,K2O2%-3%,Na2O 1%-2%,ZnO 2%-3%,P2O50.45-0.65%;
(2)按步驟(1)配得的乳濁釉釉料加水和釉漿性能調整劑研磨制成釉漿,其中,釉漿性能調整劑是按重量比聚丙烯酸鈉:纖維素:40°C溫水=34%:6%:60%的比例均混,并在高速攪拌機上攪拌分散制得;按照與水形成懸浮液中固含量35%-50%的要求,量取乳濁釉釉料、水和占干粉量0.1%-0.5%的釉漿性能調整劑,混合并置于球磨機或攪拌磨中對其進行研磨,使產物粒度達到400目篩余量,即大于38μm的含量小于0.05%后停止研磨而得到釉漿;
(3)將按步驟(2)制得的釉漿用噴槍均勻涂覆于衛生陶瓷內、外表面,施涂濕釉厚度0.8mm,然后在大于15°C條件下自然風干,得到涂覆復合二氧化鈦乳濁劑釉料的衛生陶瓷素坯;
(4)將按步驟(3)制得的涂覆復合二氧化鈦乳濁劑釉料的衛生陶瓷素坯放入隧道窯中,按焙燒溫度1100°C-1300°C,保溫時間3-6小時,燒成周期11-16小時燒制,得到使用復合二氧化鈦乳濁劑的衛生陶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未經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37547.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