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抗茄子青枯病復合微生物菌劑的生產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37309.3 | 申請日: | 2017-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395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8 |
| 發明(設計)人: | 熊廷珍 | 申請(專利權)人: | 煙臺豐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N63/02 | 分類號: | A01N63/02;A01N43/16;A01N25/12;A01P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4003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茄子 青枯病 復合 微生物 生產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肥料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抗茄子青枯病復合微生物菌劑的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茄子,茄(學名:Solanum melongena L.)茄科,茄屬植物。茄直立分枝草本至亞灌木,高可達1米,小枝,葉柄及花梗均被 6-8-(10)分枝,平貼或具短柄的星狀絨毛,小枝多為紫色(野生的往往有皮刺),漸老則毛被逐漸脫落。葉大,卵形至長圓狀卵形,葉柄長約2-4.5厘米(野生的具皮刺)。能孕花單生,花柄長約1-1.8厘米,毛被較密。果的形狀大小變異極大。果的形狀有長或圓,顏色有白、紅、紫等。果可供蔬食。根、莖、葉入藥,為收斂劑,有利尿之效,葉也可以作麻醉劑。種子為消腫藥,也用為刺激劑,但容易引起胃弱及便秘,果生食可解食菌中毒。茄子是我國家常蔬菜的一種,日常種植量很大。茄子青枯病是由細菌引起的,是細菌性維管束組織病害。葉片表現為,初始頂部新葉萎蔫下垂,后下部葉片發展產生凋萎,接下來才是中部葉片產生凋萎,發病后葉片色澤較淡,呈青枯狀。發病初始期植株葉片白天出現萎蔫,傍晚后恢復正常,后很快擴展至整株萎蔫,并不再恢復而死亡;莖表現為,初期為水漬狀斑點擴大后呈褐色,病莖下部表皮粗糙,常產生不定根,剖開病莖,維管束變褐色,橫切后用于擠壓可見乳白色粘液滲出。茄科雷爾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是引起茄子青枯病的主要病菌,現在,植物青枯病已經成為世界范圍內的傳播廣泛、危害嚴重的重大病害之一。目前,針對茄子青枯病的防治手段主要是提高茄子的抗性,實現耕作控制、藥劑防治和生物防治等,但由于青枯菌長期存活性和寄主范圍多樣性,導致至今尚無有效的化學農藥和其他防治辦法,因此青枯病被稱為植物的“癌癥”。
化學藥劑防治青枯病雖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長期大量施用化學藥劑容易造成環境污染和茄子的藥劑殘留,嚴重影響人體健康。生物防治由于其對環境、生態和人畜的安全性而受到了國內外研究者的廣泛關注,其主要是通過施用拮抗菌、有機肥或生物有機肥等措施調節土壤微生態、改善土壤微生物多樣性、抑制病原菌的生長或提高植物自身抗性,從而抑制土傳病害的發生。
殼寡糖是由甲殼素脫乙酰基后經過酶解而得到的低聚糖,可作為植物生長調節劑,增強植物對蟲害的防御能力,已有研究表明殼寡糖對茄子花葉病毒病有誘抗效果。
防治茄子青枯病具有一定的歷史,特別是生物法防治茄子青枯病更是現在研究的熱點所在,如南京農業大學的專利申請號 201010608576.8號專利,能防治茄子青枯病的拮抗菌及其微生物有機肥料,采用自主分離的枯草芽孢桿菌Ⅱ-36添加至有機肥料中,制成生物有機肥來預防茄子青枯病,存在菌種單一,效果不明顯的缺點。再如申請號201510132794.1一種茄子青枯病的抗病藥物公開的抗病配方是由中草藥制備而成,造成中藥資源的浪費。以上專利除將拮抗菌添加至肥料當中復配外,并無添加殼寡糖這一能提高茄子抵抗力的有益成分,并且未經粘涂等生產處理,不能達到長效抗病的效果,本發明則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本發明利用微生物對青枯病菌的拮抗、殺滅作用及殼寡糖對茄子誘導抗性達到對此病的防治,具有無污染、環境友好、成本低廉、效果持久的優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抗茄子青枯病復合微生物菌劑的生產工藝。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措施來達到的:
a)膠狀芽孢桿菌菌體制備:購買菌種,制備菌種培養基,配方為蛋白胨1%,牛肉膏0.3%,氯化鈉0.5%,pH7.5,121℃滅菌30min, 接入購買菌種,搖床100~150r/min培養24h,此為菌種液;制備擴增培養基,配方為牛肉膏0.4%、酵母浸出粉0.9%、氯化鈉 0.3%,pH7.5,轉入發酵罐進行高溫滅菌,滅菌后待溫度降低至36℃時,接入5%菌種液,轉速100~150r/min培養24~26h,轉出發酵液4000r/min離心30min,獲得膠狀芽孢桿菌菌體;
b)哈茨木霉菌制備:購買菌種,制備菌種培養基,配方為無瓊脂PDA培養基,25℃接入購買菌種,搖床100~150r/min培養 144h,此為菌種液;制備擴增培養基,配方為蔗糖2%、硝酸銨0.5%、磷酸鈉0.2%、硫酸鎂0.1%,pH9.0,轉入發酵罐進行高溫滅菌,滅菌后待溫度降低至25℃時,接入5%菌種,轉速100~150r/min 培養144~192h,轉出發酵液4000r/min離心30min,獲得哈茨木霉菌菌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煙臺豐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煙臺豐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3730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