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恢復斷層形成演化歷史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36592.8 | 申請日: | 2017-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904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28 |
| 發明(設計)人: | 王海學;付曉飛;柳少波;劉世瑞;方慶;劉海濤;陳廣坡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石油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V11/00 | 分類號: | G01V11/00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東方專利事務所23118 | 代理人: | 曹愛華 |
| 地址: | 163319 黑龍江省***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恢復 斷層 形成 演化 歷史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石油天然氣勘探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恢復斷層形成演化歷史的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東部裂陷盆地普遍經歷多期構造運動,斷裂相對較發育,且斷裂在油氣運聚成藏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野外、油田勘探開發實踐和物理模擬實驗證實,斷層具有典型分段生長演化特征,表征斷層生長特征的手段較多,但普遍側重于靜態研究斷層在油氣成藏中的作用,然而,斷層生長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主要經歷3個階段:孤立階段、軟連接(多條小斷層側列疊覆)階段和硬連接(貫通型大斷層)階段。不同地質歷史時期斷層生長階段對油氣成藏的控制作用存在明顯差異,因此,如何定量恢復斷層形成演化歷史一直是難于且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是動態分析其與“有效烴灶”、“砂體展布規律”“圈閉有效性”和“油氣優勢運移通道”的時空配置關系的關鍵問題。
如何從動態演化角度定量恢復斷層形成演化歷史,成為降低勘探開發風險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恢復斷層形成演化歷史的方法,這種恢復斷層形成演化歷史的方法用于從動態演化角度定量恢復斷層形成演化歷史。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種恢復斷層形成演化歷史的方法:
步驟一、確定斷層生長類型及分段生長點:
(1)以三維地震或構造圖為基礎,獲取沿某一斷層走向不同層位不同位置的坐標和上下盤切截點埋深數據;
(2)繪制斷層的“三圖”,三圖為:斷距-距離曲線圖、斷層面斷距等值線圖、沿斷層走向地震剖面圖,應用“三圖”定量判別斷層的生長類型及分段生長點;
步驟二、古斷距恢復:
(1)基于權利要求步驟一獲取的斷距數據,制作斷層斷距-距離曲線;
(2)應用最大斷距相減法開展斷距回剝分析,從而獲得不同地質歷史時期斷距-距離曲線;
步驟三、斷層形成演化歷史恢復:
(1)基于權利要求步驟二的斷距回剝結果,明確不同地質歷史時期斷層平面分布;
(2)依據不同時期斷層平面分布結果,恢復斷層的形成演化歷史。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目前普遍側重于靜態研究斷裂控藏作用,本發明可以更有效真實反映特定地質歷史時期古斷層的分布規律,避免僅從靜態研究斷裂控藏作用,從而有效降低油氣勘探開發的風險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方法的步驟框圖。
圖2是斷層形成演化及定量判別斷層生長類型模式圖;
圖2A是分段生長斷層形成演化模式圖
圖2B是不同演化階段斷距-距離曲線圖;
圖2C是不同演化階段斷層面斷距等值線圖;
圖2D是不同演化階段沿斷層走向地震剖面圖。
圖3塔南凹陷邊界斷層“三圖”定量判識斷層生長類型及分段生長點實例。
圖4是斷距回剝方法對比分析圖。
圖5是南大港斷層不同地層不同沉積時期斷層形成演化寶塔圖。
圖6是冀中坳陷沙二段頂面王仙莊斷層現今和成藏期斷距-距離曲線與圈閉有效性關系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我國裂陷盆地普遍經歷多期構造運動,斷裂多期活動,在油氣成藏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恢復斷層形成演化歷史的方法,厘定不同地質歷史時期斷層分布規律,明確斷層形成演化過程。主要包括斷層生長類型的厘定、古斷層恢復及斷層形成演化三方面研究。其意義在于,本發明研究成果為動態研究斷裂在油氣成藏中的作用提供重要的基礎。結合圖1,這種恢復斷層形成演化歷史的方法具體如下:
1、確定斷層生長類型及分段生長點
(1)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首先在步驟S101中,以三維地震資料或構造圖為基礎,獲取沿某一斷層走向不同地層不同位置坐標和上下盤切截點埋深數據;
(2)應用“三圖”判別斷層生長類型及分段生長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石油大學,未經東北石油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3659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