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多個桿/管狀工件同時加工用自動上下料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336476.6 | 申請日: | 2017-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2053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2 |
| 發(fā)明(設計)人: | 楊國社;沙振國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無錫振華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Q7/00 | 分類號: | B23Q7/00;B23Q7/08;B23Q7/10;B23Q7/16 |
| 代理公司: | 無錫大揚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8 | 代理人: | 郭豐海 |
| 地址: | 214156 江蘇省無錫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多個桿 管狀 工件 同時 工用 自動 上下 裝置 | ||
1.多個桿/管狀工件同時加工用自動上下料裝置,包括四根立柱(1),相鄰立柱(1)上端間均有連桿(4),其中,相對的兩個連桿(4)長度相等且長于另兩個連桿(4);兩個長連桿之間連有中間桿(9),中間桿(9)兩端與鄰近的長連桿間均有可使中間桿(9)兩端同時沿長連桿縱向移動的縱移機構(gòu);中間桿(9)上有兩個橫移機構(gòu),兩個橫移機構(gòu)上均有升降機構(gòu),升降機構(gòu)下端連有下料架(13);其特征在于中間桿(9)兩端間的下方依次有床身(2)、供料架,床身(2)上有第一氣缸(3),所述第一氣缸(3)呈豎向布置,其下端固定在床身(2)上,上端有上料架,上料架與床身(2)間依次有托料架和支撐架(23);所述托料架可進行上下移動;
所述上料架含有第一直桿(20),第一直桿(20)兩端分別固定在相應的第一氣缸(3)上端;第一直桿(20)與供料架相鄰的一端高于其另一端,且在鄰近第一直桿(20)的位置上側(cè)有第一擋塊(21);所述供料架含有第一底架(25),第一底架(25)上連有第二直桿(29),第二直桿(29)與第一直桿(20)平行,第二直桿(29)與第一直桿(20)相鄰的一端同高,第二直桿(29)不與第一直桿(20)相鄰的一端高于其另一端;
所述托料架含有上橫段、豎段和下橫段,上橫段與下橫段平行且上下橫段的鄰端間通過所述豎段相連;上橫段通過伸縮式立桿(22)固定在床身(2)上,下橫段的縱向有兩個分料凸起(24),分料凸起(24)的鄰端間有用于容納一個工件的間距,分料凸起(24)的外側(cè)均有可容納一個工件的位置。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多個桿/管狀工件同時加工用自動上下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縱移機構(gòu)包括第一滑塊(5)、第一電機(8)和第一齒條(7);第一滑塊(5)為倒U字形,其呈滑動狀扣在相應長連桿上;所述第一電機(8)位于第一滑塊(5)下部一側(cè),第一電機(8)的輸出軸伸入第一滑塊(5)的兩個豎壁之間,且在兩個豎壁之間的這段第一電機(8)輸出軸上固定有第一齒輪(6);所述第一齒條(7)位于相應長連桿下側(cè)面上,第一齒條(7)與第一齒輪(6)嚙合在一起。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多個桿/管狀工件同時加工用自動上下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橫移機構(gòu)含有第二滑塊(91);所述第二滑塊(91)為倒U字形,其呈滑動狀扣在中間桿(9)上;第二滑塊(91)下部有第三電機(14),第三電機(14)的輸出軸上有第二齒輪(19),中間桿(9)上有第二齒條(16),第二齒條(16)與第二齒輪(19)嚙合在一起;
所述升降機構(gòu)包括第二電機(10)和絲桿(15),第二電機(10)固定在第二滑塊(91)上;第二電機(10)的輸出軸朝下且與絲桿(15)上端相連;第二滑塊(91)下側(cè)連有吊臂(11),所述下料架位于吊臂(11)內(nèi)側(cè)且二者間在豎向間呈滑動配合,下料架(13)的上部連有螺母(12),絲桿(15)下端旋入該螺母內(nèi)。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多個桿/管狀工件同時加工用自動上下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架(13)含有上橫段、豎段和下橫段,上橫段與下橫段平行且上下橫段的鄰端間通過所述豎段相連,所述螺母位于下料架(13)的所述上橫部上,工作過程中被加工的工件置于下料架(13)的所述下橫部上。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多個桿/管狀工件同時加工用自動上下料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直桿(29)之下的第一底架(25)上有第二氣缸(26)和第三氣缸(28),第二氣缸(26)和第三氣缸(28)均呈豎向布置,它們的上端均連有第二擋塊(27),在第二氣缸(26)和第三氣缸(28)伸長狀態(tài)下,所述第二擋塊(27)凸出在第二直桿(29)之上,并使兩個第二擋塊(27)間留有容納所需數(shù)量工件的間距。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多個桿/管狀工件同時加工用自動上下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23)為近似直角三角形板,其板面與第一直桿(20)的縱向平行,其斜邊上有上中下三個凹槽,所述三個凹槽分別與托料架下橫部上容納工件的位置相對應。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多個桿/管狀工件同時加工用自動上下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均為圓弧形。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多個桿/管狀工件同時加工用自動上下料裝置,其特征在于供料架之間有收料架,所述收料架含有第二底架(30),第二底架(30)上連有第三直桿(31),第三直桿(31)鄰近第二直桿(29)的一端高于其另一端,且第三直桿(31)的低端上有第三擋塊(32)。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無錫振華機械有限公司,未經(jīng)無錫振華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36476.6/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