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產聚合氯化鋁用反應釜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36410.7 | 申請日: | 2017-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381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08 |
| 發明(設計)人: | 丁曉紅;季圓;魯慶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藍遙凈水劑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19/18 | 分類號: | B01J19/18;B01J4/00;B01F15/00;C01F7/56;B07B1/28 |
| 代理公司: | 宜興市天宇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32208 | 代理人: | 周舟 |
| 地址: | 214200 江蘇省無***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產 聚合氯化鋁 反應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聚合氯化鋁合成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生產聚合氯化鋁用反應釜。
背景技術
聚合氯化鋁是一種凈水材料,無機高分子混凝劑,又被簡稱為聚鋁,英文縮寫為PAC,由于氫氧根離子的架橋作用和多價陰離子的聚合作用而生產的分子量較大、電荷較高的無機高分子水處理藥劑。在形態上又可以分為固體和液體兩種。固體按顏色不同又分為棕褐色、米黃色、金黃色和白色,液體可以呈現為無色透明、微黃色、淺黃色至黃褐色。不同顏色的聚合氯化鋁在應用及生產技術上也有較大的區別。
一般合成聚合氯化鋁時,均是將原料投入反應釜中進行化學反應,因此反應釜是制備聚合氯化鋁的重要設備,目前大部分反應釜進料口均是直接與釜體連接,有些粉體物料受潮結塊,物料直接進入釜體;同時有些反應釜防止物料在底部堆積在攪拌裝置底部配有刮片,但是刮片與釜體底部的接觸會刮傷釜體。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粉碎結塊物料,防止物料沉積且不會劃傷釜體底部的一種生產聚合氯化鋁用反應釜。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生產聚合氯化鋁用反應釜,包括釜體、攪拌電機和支座,所述釜體為圓柱形,所述支座為三腳支座,所述釜體置于支座上,所述攪拌電機置于釜體頂部,所述釜體頂部設有進料口和進液口,所述進料口為圓柱形,進料口內側壁上設有小凸片,小凸片上設有網篩,進料口外側壁與小凸片同一高度設有振動器;所述釜體內還設有攪拌軸,所述攪拌軸一端與釜體頂部的攪拌電機連接,另一端與釜體底部的旋轉軸承連接;所述攪拌軸上設有攪拌葉片和攪拌刷,所述攪拌葉片位于攪拌刷上方,所述攪拌刷與釜體底部接觸,所述釜體底部還設有出料口。
作為優選,所述網篩的直徑與進料口內徑相同。
作為優選,所述攪拌刷為無機硅膠。
作為優選,所述小凸片個數為3-6個,且均勻分布在進料口內側壁。
作為優選,所述振動器個數與小凸片個數相同。
本發明的有益之處:本反應釜在進料口內側壁上設置了小凸片,在進料口外側壁小凸片同一位置安裝振動器,網篩擱在小凸片上,當進料口開始放入粉體物料時,打開振動器,振動器帶動小凸片上的網篩開始振動,可以對粉體物料很好的進行篩漏,有利于粉體物料在反應釜中與液體物料進行融合,當進料口需要放入塊狀的物料時,網篩可以拿掉;攪拌刷與釜體底部接觸,當攪拌軸開始旋轉工作時,攪拌刷可以將沉積在釜體底部的物料刷起,防止物料在底部堆積,攪拌刷使用無機硅膠,無機硅膠化學性質穩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A部放大圖。
圖3為A部頂視圖。
圖中:1是釜體、2是攪拌電機、3是支座、4是進液口、5是進料口、5.1是小凸片、5.2是振動器、5.3是網篩、6是攪拌軸、6.1是攪拌葉片、6.2是攪拌刷、7是旋轉軸承、8是出料口。
具體實施例
一種生產聚合氯化鋁用反應釜,包括釜體1、攪拌電機2和支座3,所述釜體1為圓柱形,所述支座3為三腳支座,所述釜體1置于支座3上,所述攪拌電機2置于釜體1頂部,所述釜體頂部設有進料口5和進液口4,所述進料口5為圓柱形,進料口5內側壁上設有小凸片5.1,小凸片5.1上設有網篩5.3,進料口5外側壁與小凸片5.1同一高度設有振動器5.2;所述釜體1內還設有攪拌軸6,所述攪拌軸6一端與釜體1頂部的攪拌電機2連接,另一端與釜體1底部的旋轉軸承7連接;所述攪拌軸6上設有攪拌葉片6.1和攪拌刷6.2,所述攪拌葉片6.1位于攪拌刷6.2上方,所述攪拌刷6.2與釜體1底部接觸,所述釜體1底部還設有出料口8,所述網篩5.3的直徑與進料口5內徑相同,所述攪拌刷6.2為無機硅膠,所述小凸片5.1個數為3-6個,且均勻分布在進料口5內側壁,所述振動器5.2個數與小凸片5.1個數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藍遙凈水劑有限公司,未經江蘇藍遙凈水劑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3641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