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磁共振成像的線圈組件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36112.8 | 申請日: | 2017-05-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1947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5 |
| 發明(設計)人: | 侯祥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3/34 | 分類號: | G01R33/3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807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磁共振 成像 線圈 組件 制造 方法 | ||
1.一種用于磁共振成像的線圈組件的制造方法,所述線圈組件包括數個線圈單元以及用于支撐線圈單元的曲面殼體,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分別提供若干導電體和至少兩層柔性材料,將若干導電體設置在兩層柔性材料之間形成組合結構,且若干導電體伸出柔性材料外部形成數個連接端;
對所述組合結構進行熱壓處理;
分別連接數個非相鄰的連接端,以使若干導電體閉合形成數個線圈單元,使所述兩層柔性材料形成曲面殼體;
所述曲面殼體至少包括第一曲面殼體、第二曲面殼體及第三曲面殼體,所述第一曲面殼體設置在左側位置,所述第二曲面殼體設置在中間位置且所述第二曲面殼體的內側呈倒扣結構,所述第三曲面殼體設置在右側位置;
所述第一曲面殼體、第二曲面殼體及第三曲面殼體圍成具有下開口的容納腔,且通過調節所述第一曲面殼體與第二曲面殼體的交疊面積以及第二曲面殼體與第三曲面殼體的交疊面積能夠改變所述容納腔的大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磁共振成像的線圈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殼體或第三曲面殼體的弧度大于所述第二曲面殼體的弧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磁共振成像的線圈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線圈組件為頭部線圈組件。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磁共振成像的線圈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殼體的邊緣、所述第三曲面殼體的邊緣分別與所述第二曲面殼體的邊緣疊置,且所述第一曲面殼體、第三曲面殼體的邊緣位于第二曲面殼體的邊緣的內側。
5.根據權利要求2至4任一項所述的用于磁共振成像的線圈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合結構至少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連接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呈圓弧狀且都具有兩個自由端,多個連接端相對設置在所述第一部分或第二部分的兩個自由端之間,所述第二曲面殼體通過如下步驟獲得:
連接所述第一部分與所述第二部分相對應的連接端。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磁共振成像的線圈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體至少包括第一導體、第二導體、第三導體和第四導體,所述第一、第二導體相鄰設置在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三、第四導體相鄰設置在所述第二部分,連接所述第一導體的兩個連接端與所述第三導體的兩個連接端可形成第一線圈單元,連接所述第二導體的兩個連接端與所述第四導體的兩個連接端可形成第二線圈單元,且所述第一線圈單元和第二線圈單元存在交疊去耦或者電容去耦。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磁共振成像的線圈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體與第二導體物理隔離或所述第三導體與所述第四導體物理隔離。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磁共振成像的線圈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之間的距離大于兩個連接端的長度。
9.根據權利要求7至8任一項所述的用于磁共振成像的線圈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合結構還包括第四部分,所述第四部分呈圓弧狀且都具有兩個自由端,多個連接端設置在兩個自由端之間,所述第一曲面殼體或第三曲面殼體通過如下步驟獲得:
連接第四部分的兩個自由端;
連接非間隔設置的連接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36112.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直流電磁鐵響應時間的測試方法
- 下一篇:一種公路施工警示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