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腰肌勞損和腰椎增生的中藥湯劑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34925.3 | 申請日: | 2017-05-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84719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2 |
| 發明(設計)人: | 丁永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丁永奎 |
| 主分類號: | A61K36/804 | 分類號: | A61K36/804;A61K47/44;A61K47/32;A61K47/36;A61K47/34;A61K47/38;A61K47/12;A61K47/10;A61K47/06;A61P19/08;A61P21/00;A61P29/00;A61P19/04 |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師事務所34117 | 代理人: | 婁爾玉 |
| 地址: | 2373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腰肌勞損 腰椎 增生 中藥 湯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腰肌勞損和腰椎增生的中藥湯劑。
背景技術:
腰肌勞損,又稱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損傷、腰臀肌筋膜炎等,實為腰部肌肉及其附著點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損傷性炎癥,是腰痛的常見原因之一,主要癥狀是腰或腰骶部脹痛、酸痛、反復發作,疼痛可隨氣候變化或勞累程度而變化,為臨床常見病,發病因素較多,其日積月累,可使肌纖維變性,甚至少量撕裂,形成瘢痕、纖維索條或粘連,遺留長期慢性腰背痛。
在腰椎上主要表現為退化的腰椎間盤逐漸失去水分,椎間隙變窄,纖維環松弛并向周邊膨出,椎體不穩,纖維環在椎體邊緣外發生撕裂,引起纖維環內的髓核向外突出,將后縱韌帶的骨膜頂起,刺激骨膜下新骨生成,從而形成骨刺或骨贅,稱之為腰椎骨質增生或簡稱腰椎增生。
目前還沒有能根治腰肌勞損和腰椎增生的方法,只能通過適當功能鍛煉和藥物治療來緩解病癥。而西藥治療主要為口服消炎止痛藥、非甾體抗炎藥、注射皮質類固醇、局部外用肌松藥及鎮痛藥,這些藥物只能起到暫時緩解疼痛的目的,一旦停藥就會出現病癥反復的現象,增加患者的身心折磨。
近年來,人們開始使用中藥來治療腰肌勞損和腰椎增生,由于中藥有效成分浸出含量低,因此服藥周期長,需要服藥2-3個月以上才能顯現藥效,要想徹底治愈就必須服藥更長時間,甚至長達半年。由于中藥煎液味道苦澀難以入口,長期服用直接影響患者的食欲;并且中藥需要現煎,長期服用也會給患者生活帶來不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見效快、服藥時間短且治愈率高的治療腰肌勞損和腰椎增生的中藥湯劑。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治療腰肌勞損和腰椎增生的中藥湯劑,由如下重量的中藥制成:
全歸9g、紅花15g、赤芍6g、桂枝8g、桃仁6g、川膝9g、生地9g、獨活9g、大黃9g;
其煎服方法為:將上述中藥置于砂鍋內,加水沒過藥面,涼水浸泡30-60min,再用文火煎煮,煮沸后續煮15-30min,并用過濾杯趁熱過濾,即得藥液;一日三次,每次口服藥液150mL,以1個月作為1個療程。
所述過濾杯的濾網目數為100-200目。
本發明所用中藥的藥性與功效:
全歸:味甘、辛,性溫,補血活血,保肝,利尿,鎮痛抗炎。
紅花:味辛,性溫,活血通經,祛瘀止痛。
赤芍:味苦,性微寒,清熱涼血,散瘀止痛。
桂枝:味辛、甘,性溫,發汗解肌,溫經通脈,助陽化氣,散寒止痛。
桃仁:味苦、甘,性平,活血祛瘀,潤腸通便,止咳平喘。
川膝:味甘,味苦,性平,逐瘀通經,通利關節,利尿通淋。
生地:味甘,性寒,主治折跌,絕筋,傷中,逐血痹,填骨髓,長肌肉。
獨活:味辛、苦,性微溫,祛風除濕,痛痹止痛。
大黃:味苦,性寒,攻積滯、清濕熱、瀉火、涼血、祛瘀、解毒。
一種治療腰肌勞損和腰椎增生的中藥湯劑,由如下重量的中藥制成:
全歸9g、紅花15g、赤芍6g、桂枝8g、桃仁6g、川膝9g、生地9g、獨活9g、大黃9g;
其煎服方法為:將上述中藥和占中藥總重0.5%的促煎劑置于砂鍋內,加水沒過藥面,涼水浸泡30-60min,再用文火煎煮,煮沸后續煮15-30min,并用過濾杯趁熱過濾,即得藥液;一日三次,每次口服藥液150mL,以1個月作為1個療程。
所述促煎劑由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聚維酮/殼寡糖0.3g、預膠化淀粉/多聚谷氨酸0.1g、微晶纖維素0.05g、硬脂酸鎂0.02g、茶籽油0.005g、丁基羥基茴香醚0.005g、β-胡蘿卜素0.002g,其制備方法為:向微晶纖維素中加入茶籽油和β-胡蘿卜素,升溫至75-80℃保溫研磨10min,再加入硬脂酸鎂和丁基羥基茴香醚,繼續在75-80℃保溫研磨10min,然后自然冷卻至室溫,并加入聚維酮/殼寡糖和預膠化淀粉/多聚谷氨酸,充分混合均勻,即得促煎劑。
所述聚維酮/殼寡糖的制備方法為:向10g水中加入0.2g殼寡糖和0.01g乳酸,溶解完全后于微波頻率2450MHz、輸出功率700W下微波處理3min,再加入0.2g聚維酮和0.01g氫化棕櫚油,混合均勻后繼續微波處理5min,并轉入5-10℃環境中靜置30min,隨后再次微波處理5min,所得混合液送入噴霧干燥機中,干燥所得顆粒經超微粉碎機制成微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丁永奎,未經丁永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3492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