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測量旋翼艙體最大滾轉靜摩擦力矩的裝置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34343.5 | 申請日: | 2017-05-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6986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13 |
| 發明(設計)人: | 羅志輝;王衛平;楊士超;韓凌攀;許昌;張俊;劉海靜;何泓霏;徐杭;楊夢琳;王永坤;劉國昌;梁浩;李振凱;萬軍;牛盅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天時代電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L5/00 | 分類號: | G01L5/00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天科技專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任林沖 |
| 地址: | 100094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測量 旋翼艙體 最大 靜摩擦 力矩 裝置 方法 | ||
1.一種測量旋翼艙體最大滾轉靜摩擦力矩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第一支撐座(2)、第一固定座(3)、第一調節螺母(4)、第二調節螺母(5)、第一搖桿(6)、第一頂座(7)、轉軸(8)、擋圈(9)、齒輪(10)、齒條(11)、第二頂座(12)、第二搖桿(13)、第三調節螺母(14)、第四調節螺母(15)、第二固定座(16)、第二支撐座(17)、第一拉繩(21)、第一彈簧(22)、第一靜力傳感器(23)、第二靜力傳感器(24)、第二彈簧(25)、第二拉繩(26);
第一支撐座(2)和第二支撐座(17)形狀相同,并固定連接在底座(1)上;第一固定座(3)固定連接在第一支撐座(2)上,第二固定座(16)固定連接在第二支撐座(17)上,第一支撐座(2)和第一固定座(3)連接后的卡槽外形與前艙(30)的外形相同,并通過第一支撐座(2)和第一固定座(3)將前艙(30)固定;第二支撐座(17)和第二固定座(16)連接后的卡槽外形與后艙(32)的外形相同,并通過第二支撐座(17)和第二固定座(16)將后艙(32)固定;
第一頂座(7)通過第一調節螺母(4)和第二調節螺母(5)安裝在第一固定座(3)上,第二頂座(12)通過第三調節螺母(14)和第四調節螺母(15)安裝在第二固定座(16)上;第一頂座(7)穿過第一固定座(3)的通孔,并通過第一調節螺母(4)和第二調節螺母(5)調整第一頂座(7)的位置;第二頂座(12)穿過第二固定座(16)的通孔,并通過第三調節螺母(14)和第四調節螺母(15)調整第二頂座(12)的位置;通過調整第一頂座(7)和第二頂座(12)的位置來調節第一拉繩(21)和第二拉繩(26)作用在旋翼艙體(31)上的拉力,當第一拉繩(21)和第二拉繩(26)的合力達到預定值時,停止調節;
齒輪(10)固定安裝在轉軸(8)上,并通過擋圈(9)限制齒輪(10)沿轉軸(8)的軸向移動;轉軸(8)穿過第一頂座(7)和第二頂座(12),在轉軸(8)的兩端分別安裝第一搖桿(6)和第二搖桿(13);齒條(11)套在齒輪(10)上,齒條(11)的一端通過第一拉繩(21)依次連接第一靜力傳感器(23)、第一彈簧(22)和旋翼艙體(31)的一個翼面上;齒條(11)的另一端通過第二拉繩(26)依次連接第二靜力傳感器(24)、第二彈簧(25)和旋翼艙體(31)的另一個翼面上的對稱位置;
通過轉動第一搖桿(6)或者第二搖桿(13)改變第一拉繩(21)和第二拉繩(26)作用在旋翼艙體(31)上的拉力,通過第一靜力傳感器(23)和第二靜力傳感器(24)測量第一拉繩(21)和第二拉繩(26)上的拉力,當旋翼艙體(31)發生轉動時,停止轉動第一搖桿(6)或者第二搖桿(1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測量旋翼艙體最大滾轉靜摩擦力矩的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彈簧(22)和第二彈簧(25)的規格相同,在轉動第一搖桿(6)或者第二搖桿(13)的過程中,第一彈簧(22)的伸長量或者收縮量與第二彈簧(25)的收縮量或者伸長量相同。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測量旋翼艙體最大滾轉靜摩擦力矩的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頂座(7)和第二頂座(12)側面相同位置刻線,用于測量第一頂座(7)和第二頂座(12)分別相對于第一固定座(3)和第二固定座(16)的位置,以換算成轉軸(8)相對于旋翼艙體(31)旋轉軸線的距離。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測量旋翼艙體最大滾轉靜摩擦力矩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艙(30)和后艙(32)相對靜止,旋翼艙體(31)相對前艙(30)和后艙(32)轉動。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測量旋翼艙體最大滾轉靜摩擦力矩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通過調節第一調節螺母(4)、第二調節螺母(5)、第三調節螺母(14)和第四調節螺母(15),實現連續調節旋翼艙體(31)所受到的外載荷,從而實現連續測量旋翼艙體(31)在受到不同外載荷條件下對應的最大滾轉靜摩擦力矩。
6.一種測量旋翼艙體最大滾轉靜摩擦力矩的方法,利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進行測量,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
1)通過第一支撐座(2)和第一固定座(3)固定前艙(30),通過第二支撐座(17)和第二固定座(16)固定后艙(32),旋翼艙體(31)與前艙(30)和后艙(32)同軸連接并可相對轉動;
2)將第一拉繩(21)固定在旋翼艙體(31)的一個翼面上,將第二拉繩(26)固定在旋翼艙體(31)的另一個翼面上,第一拉繩(21)和第二拉繩(26)在旋翼艙體(31)翼面上固定點的位置關于旋翼艙體(31)軸線對稱分布;
3)調整齒條(11)的位置,使得第一拉繩(21)和第二拉繩(26)拉緊,并關于旋翼艙體(31)軸線對稱分布;
4)通過第一調節螺母(4)、第二調節螺母(5)、第三調節螺母(14)和第四調節螺母(15)同步調節第一頂座(7)和第二頂座(12)的位置,測量第一頂座(7)上的刻線相對第一固定座(3)的距離和第二頂座(12)上的刻線相對于第二固定座(16)的距離,并使得第一頂座(7)的刻線相對第一固定座(3)的距離和第二頂座(12)的刻線相對于第二固定座(16)的距離相同;
通過第一靜力傳感器(23)和第二靜力傳感器(24)測量第一拉繩(21)和第二拉繩(26)上的拉力,并計算作用在旋翼艙體(31)上的載荷合力;當作用在旋翼艙體(31)上的載荷合力達到預定值時,停止調節第一頂座(7)和第二頂座(12)的位置;
5)轉動第一搖桿(6)或者第二搖桿(13),通過第一靜力傳感器(23)和第二靜力傳感器(24)測量作用在第一拉繩(21)和第二拉繩(26)上的拉力值;當旋翼艙體(31)發生轉動時,停止轉動第一搖桿(6)或第二搖桿(13),得到第一靜力傳感器(23)和第二靜力傳感器(24)上的拉力曲線;
6)根據第一靜力傳感器(23)和第二靜力傳感器(24)上的拉力曲線的極大值和極小值,計算得到旋翼艙體(31)在受到預定載荷條件下對應的最大滾轉靜摩擦力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天時代電子公司,未經中國航天時代電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34343.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后減震阻尼器阻尼力檢測裝置
- 下一篇:曳引機用制動力測試快速連接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