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三倍體當歸的繁育技術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33661.X | 申請日: | 2017-05-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494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3 |
| 發明(設計)人: | 郭成芳;魏牧;王燕;王元龍;康生福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元龍 |
| 主分類號: | A01H1/08 | 分類號: | A01H1/08;A01H1/02;A01H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47000 甘肅省甘南藏***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當歸 二倍體 同源四倍體 三倍體 倍體 轉育 繁育 雜交 遺傳育種 秋水仙 | ||
本發明公開了三倍體當歸的繁育技術。其特征在于該項技術用遺傳育種的方式,將現有二倍體當歸利用秋水仙素誘變成同源四倍體,然后與二倍體當歸雜交,轉育成三倍體當歸,使其藥用部分產量和質量都得到大幅度提高。該技術包括:1、將現有二倍體當歸誘變成同源四倍體;2、然后將同源四倍體當歸與二倍體當歸雜交,轉育成三倍體當歸。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材擴繁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三倍體當歸的繁育技術。
背景技術
中醫藥是我國的國粹,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瑰寶。中藥材的利用和發展以進入現代化階段,大宗常用中藥材基本都實現人工種植(養殖),當歸在甘肅岷縣周圍已有1800多年的人工種植歷史。多年種植,品種退化,病蟲害較多,種植過程使用大量高毒的化肥和農藥,使藥材質量下降或有害。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對健康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對中醫藥、保健產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國家非常重視發展中醫藥事業和科技惠農,中藥材的需求量在急速增加,藥農亟待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同時對中藥材質量要求也進一步提高。人們的健康和市場就提出了改良品種的需求。
近年來國內外在植物遺傳育種研究方面發展迅速,主要集中在中國、日本和印度。人工誘變育種是培育具有優良性狀的植物品種、改善質量、提高產量的有效途徑之一。我國育成的三倍體丹參單株最高產量超過2000克,而目前國內種植的二倍體丹參單株藥材產量平均僅有200至300克,產量提高7-10倍。日本成功培育的甘菊四倍體品種,其甘菊環酯含量是二倍體的1.2倍,花體積是二倍體的2.3倍。我國最有代表性的人工繁育的三倍體植物是三倍體無子西瓜。
三倍體植物一般具有根、莖、葉、花、果的巨型性,抗逆性強,可利用的成份含量高等特性,這正是藥材的優質、高產育種所希望達到的目的,因此藥用植物的三倍體育種具有特殊的應用價值和巨大的增產潛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三倍體當歸的繁育技術,用遺傳育種的方式,繁育出高于其祖先的三倍體當歸。具體為將現有二倍體當歸利用秋水仙素誘變成同源四倍體,然后與來自不同地區野生或栽培的二倍體當歸雜交,轉育成三倍體當歸,使其藥用部分產量和質量都得到大幅度提高。以便于發展道地主產區中藥材當歸的種植,使其保持了道地性,具有較強的抗逆性,大幅提高產量和質量,提供高質量的當歸藥材,提高農民收入。
為了實現所述目的,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包括下述步驟:
1、利用秋水仙素進行人工誘變。秋水仙素是一種微管解聚劑,常用于誘發植物染色體加倍。但各種植物和不同組織中的微管蛋白與秋水仙素結合能力不同,因此處理時要注意掌握秋水仙素的濃度。本研究用于當歸染色體加倍的適宜的秋水仙素誘變濃度10~30%。
2、誘變出四倍體當歸。用上述濃度的秋水仙素與當歸正在進行有絲分裂的細胞接觸時,首先與微管蛋白異二聚體結合,從而阻斷微管蛋白組裝成微管并引起原有微管解聚,使細胞中與微管相關的功能受到阻礙和喪失,不能形成紡錘絲,阻礙了中期以后的細胞分裂進程。當秋水仙素被洗掉,細胞恢復正常分裂功能后,染色體數目增加了1倍,產生染色體數加倍的核,培育出四倍體當歸。
3、獲得三倍體當歸植株。通過四倍體當歸和二倍體當歸雜交,獲得三倍體當歸植株。三倍體植株的同源染色體為三組,在進行減數分裂的后期,染色體無法完成均衡分配,無法形成正常的配子,結果,導致形成染色體數目極不均衡的配子,造成生殖細胞的高度敗育,產生無籽現象。
4、選擇出理想的三倍體當歸品種。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元龍,未經王元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3366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三倍體黨參的繁育技術
- 下一篇:一種離體誘導平陸百合多倍體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