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熱泵系統及其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32939.1 | 申請日: | 2017-05-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7080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3 |
| 發明(設計)人: | 申廣玉;翁晶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開利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B30/02 | 分類號: | F25B30/02;F25B41/04;F25B41/06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陵峰;張昱 |
| 地址: | 美國佛***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流路 第一流路 模式切換 模式切換閥 第二流路 熱泵系統 熱回收換熱器 第二換熱器 第一換熱器 工作可靠性 熱回收功能 功能模式 熱泵機組 交匯點 壓縮機 節流 可控 通斷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熱泵系統,其包括:壓縮機、模式切換閥組件、模式切換流路以及分別連接在模式切換閥組件與模式切換流路之間的第一換熱器、第二換熱器及熱回收換熱器;其中,模式切換流路中設置具有交匯點的第一流路、第二流路和第三流路;至少第一流路及第二流路上分別設置可節流區段,且第一流路、第二流路和第三流路可控地通斷以實現不同的功能模式。由此提供了一種具有熱回收功能的熱泵機組,其具有構造簡單、工作可靠性高等優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空氣調節及生活熱水供應設備領域,更具體而言,本發明涉及一種熱泵系統及其調節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為提供熱能利用率,越來越多的熱泵系統開始加入熱回收換熱器并配置熱回收模式。此時的熱泵系統通常會具有常規冷凝器、常規蒸發器、熱回收換熱器及若干四通閥,并通過選擇性地導通其中部分換熱器來實現不同的工作模式。然而,四通閥主要用于流路方向的改變,若需要控制特定流路的通斷,仍需在對應流路上設置電磁閥來進行開閉控制。此外,考慮到閥體結構設計及物料成本上的限制,目前采用的電磁閥通常僅具備單向“關死”功能。因此,為確保流路的斷開,還需在電磁閥無法徹底“關死”的流向上對應地設置單向截止閥來搭配使用。如上所述,為實現熱泵系統的熱回收功能,系統中額外配置了多個閥件,這將在無形中帶來了多個問題。一方面,系統需要進行控制的元件大量增加,提高了控制復雜度;另一方面,當閥件中出現雜質堵塞時,其將有可能發生泄漏;而大量的閥件將提高此種發生泄漏的可能性,過量的泄漏將會進一步給壓縮機造成損壞。因此,熱泵系統的可靠性在多個方面被降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熱泵系統及其控制方法,以解決熱泵系統中控制流路通斷的閥件過多而導致的系統可靠性問題。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熱泵系統,其包括:壓縮機、模式切換閥組件、模式切換流路以及分別連接在所述模式切換閥組件與所述模式切換流路之間的第一換熱器、第二換熱器及熱回收換熱器;其中,所述模式切換流路中設置具有交匯點的第一流路、第二流路和第三流路;至少第一流路及第二流路上分別設置可節流區段,且第一流路、第二流路和第三流路可控地通斷以實現不同的功能模式;其中:在制冷模式下,制冷媒介循環流向為從所述壓縮機的出氣口經由所述模式切換閥組件、所述第一換熱器、所述第一流路、所述第二流路、所述第二換熱器、所述模式切換閥到所述壓縮機的吸氣口;和/或在制熱模式下,制冷媒介循環流向為從所述壓縮機的出氣口經由所述模式切換閥組件、所述第二換熱器、所述第二流路、所述第一流路、所述第一換熱器、所述模式切換閥組件到所述壓縮機的吸氣口;和/或在制冷熱回收模式下,制冷媒介循環流向為從所述壓縮機的出氣口經由所述模式切換閥組件、所述熱回收換熱器、所述第三流路、所述第二流路、所述第二換熱器、所述模式切換閥組件到所述壓縮機的吸氣口;和/或在制熱水模式下,制冷媒介循環流向為從所述壓縮機的出氣口經由所述模式切換閥組件、所述熱回收換熱器、所述第三流路、所述第一流路、所述第一換熱器、所述模式切換閥組件到所述壓縮機的吸氣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開利公司,未經開利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3293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