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從銀杏葉中高效率提取黃酮并轉化為甙元型黃酮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32354.X | 申請日: | 2017-05-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580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5 |
| 發明(設計)人: | 何福林;袁志輝;陳小明;蔣瓊鳳;趙昌會;張瑞;劉偉;唐靜;楊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科技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16 | 分類號: | A61K36/16 |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志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2219 | 代理人: | 陳松 |
| 地址: | 425199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銀杏葉 中高 效率 提取 黃酮 轉化 甙元型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銀杏黃酮提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從銀杏葉中高效率提取黃酮并轉化為甙元型黃酮的方法。
背景技術
銀杏黃酮即銀杏葉提取物,它能夠增加腦血管流量,改善腦血管循環功能,保護腦細胞,擴張冠狀動脈,防止心絞痛及心肌梗塞,防止血栓形成,提高機體免疫能力。對冠心病、心絞痛、腦動脈硬化、老年性癡呆、高血壓病人均十分有益。但是,在銀杏葉提取物中經常會摻雜銀杏酸。銀杏酸具有潛在的致敏和致突變作用、和強烈的細胞毒性,可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基因突變、神經損傷,導致惡心和胃灼熱、過敏性休克、過敏性紫癜、剝脫性皮炎、消化道黏膜過敏、痙攣和神經麻痹等不良反應。因此,在提取方法中去除這些雜質是必須的。銀杏葉提取物的生產工藝有很多,國外多采用有機溶劑法,有代表性的工藝是德國Schwabe公司的一系列專利DE2117419、DE1767098、DE3940092;以及意大利Indena公司的專利工藝EP0360556,這些工藝的共同特點是生產過程中使用大量的有機溶劑,如丙酮、乙醇、四氯化碳、正己烷、甲乙酮、正丁醇等,工藝的優點是產品質量好且穩定,缺點是生產成本極高,生產工藝安全性差、對環境影響大。
國內外目前都主要以銀杏葉為原料提取銀杏黃酮。分離純化銀杏黃酮的方法很多,包括溶劑浸提法、超臨界法、超聲波法、微波輔助提法、微波法、高速逆流法、大孔樹脂吸附法法、聚酰胺柱層析法、和酶法等,其中最成熟和最常用的提取工藝是溶劑浸提法。
例如CN 102805755 A涉及一種從從銀杏葉中提取高品質銀杏黃酮的制備方法。用去離子水從銀杏葉中提取粗提液,經過濾后醇沉除雜、澄清劑除雜、富集銀杏黃酮和內酯,利用極性、弱極性的大孔樹脂進行初分離。樹脂脫除銀杏酸最終銀杏提取物產品。該發明的技術優勢在于:a)聯合使用不同性能的大孔樹脂來富集銀杏黃酮和內酯、脫出銀杏酸,使產品品質明顯提高,保證了產品。b)簡化生產工藝,縮短生產周期,使生產成本有所降低。c)使用了無毒無害的有機溶劑及天然澄清劑,大大降低了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的殘留量,提高了產品的品質。但是在分離過程中需要醇沉除雜、澄清劑除雜步驟復雜。
CN 101463051 A中公開了一種用碳酸鈣提取銀杏黃酮的制備工藝,包括:(1)稱取原料銀杏葉,將其粉碎;加水為銀杏葉重量的6~8倍,同時加入銀杏葉重量0.5~1.5%的碳酸鈣,煮沸1~1.5小時后過濾,得一次水提液,即為一次提取;同樣方法,進行二次提取,得二次水提液;合并一次、二次水提液,即得合并液;(2)將合并液在60~70℃溫度下真空濃縮至合并液體積的0.5~0.6倍,加入乙醇,至乙醇度為40~50%,充分攪拌,靜置3~4小時后過濾;加水稀釋過濾液,使得乙醇度為15~20%,用稀硫酸調至pH值為3.0,得稀釋濾液,將稀釋濾液用DM131樹脂柱吸附;(3)將乙醇度為20%的乙醇水溶液用稀硫酸調至pH值為3.0,洗脫樹脂柱雜質,再用水沖洗至中性;(4)最后,用乙醇度為70%的乙醇水溶液洗脫有效成分,然后將洗脫液在60~70℃溫度下真空濃縮、干燥,即得銀杏黃酮提取物。該方法需要大量使用酸液,同時產量也不是很高,而且工藝復雜不利于工業化規模化生產。
CN 1166675 A中公開了一種生產高活性銀杏葉提取物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藝包括以下步驟:(1)在待處理的銀杏葉中加入萃取劑亞硫酸鈉或亞硫酸氫鈉,添加量按w/w比例為0.001-0.5,并補充水至100;(2)按w/w,將干凈的銀杏葉按原料與萃取劑之比為1∶5-20,投料浸提萃取,浸提溫度30-100℃,處理30分鐘-20小時,浸提過程中間歇攪拌原料,控制降溫速度1-10℃/小時,然后留取料液,再加入5-20倍于銀杏葉的萃取劑進行第二次提取,合并兩次料液;(3)將步驟(2)得到的料液過濾,去除200目以下的雜質,料液冷卻至30℃以下;(4)將步驟(3)得到的料液流經樹脂吸附柱精制純化,用水洗滌去除雜質后,再用30%-95%的低級醇沖洗樹脂柱,得到洗脫液;(5)將步驟(4)所述的洗脫液在溫度50℃以下真空濃縮,回收溶劑,得到濃縮液;(6)將步驟(5)得到的濃縮液干燥,和(7)將步驟(6)得到的產品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定量分析銀杏黃酮、萜內酯、原花青素和銀杏酚酸。該方法同樣產量不高,在制備工藝上也較為復雜,有巨大的改進空間。
另外,在現有技術中提取劑通常具有較大的毒性,對人的身體也有較大危害,在生產過程中也有潛在的危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科技學院,未經湖南科技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3235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