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電解槽排泥系統及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32046.7 | 申請日: | 2017-05-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0153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彭國敏;陸業大;廖忠義;陳廣華;俎小鳳;崔宏志;郭引剛;徐慶新;陳洋;王家梁;馬立柱;池文榮;薛紅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中原黃金冶煉廠有限責任公司;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5C7/06 | 分類號: | C25C7/06 |
| 代理公司: | 鄭州聯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時立新 |
| 地址: | 472000 河南省三***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電解槽 系統 及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電解槽排泥系統及其方法,屬于冶金技術領域。本發明的新型電解槽排泥系統包括電解槽槽體、設置在槽體底部的沉降錐斗、與沉降錐斗的下端連接的電解槽下部排泥支管、設置在排泥支管下端的電解槽下部排泥總管、沖洗液閥門以及陽極泥收集槽;電解槽下部排泥支管靠近排泥總管的一端安裝有排泥支管閥門,所述排泥總管的一端安裝有陽極泥收集槽,所述排泥總管遠離陽極泥收集槽的另一端依次安裝有排泥總管閥門和沖洗液閥門;本發明的新型電解槽排泥方法為間斷排泥法和連續排泥法。本發明將電解時產生的陽極泥實時排出電解槽外,極大地縮短陽極泥在電解槽內的積壓時間,提高工作效率,節省大量的資金占用,節約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冶金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電解槽排泥系統及其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銅冶煉企業電解精煉實際生產中,1個陽極周期為21天,陽極泥清理普遍采用1個陽極周期集中清理的方式,陽極泥在電解槽內的停留時間很長。由于陽極泥富含金、銀等貴金屬,造成了金、銀等貴金屬在電解槽內的嚴重積壓,占用的流動資金大,嚴重影響了企業盈利能力。
陽極泥是電解廠在長期為產品鍍金、銀時,陽極、陰極的沉積物及電解液流經溝渠累積下來的殘渣,這些殘渣經過多次篩選、熔化,可提煉出一定的金、銀成分,陽極泥中富集了貴金屬、稀有金屬和其他有價金屬。這些金屬在國民經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從陽極泥中提取這些金屬,可以獲得很大的經濟效益。例如,處理銅陽極泥獲得的利益,足以抵償銅電解精煉的全部費用。
在實際銅冶煉過程中,由于原料成分差異大,造成銅電解產生的陽極泥含量及成分差別很大,特別是原料中配入金精粉的情況下,電解陽極泥的金、銀品位為常規電解陽極泥的金、銀品味的十幾倍甚至幾十倍。
現已公開使用的從電解槽中將陽極泥清理出電解槽的方法主要為:
1、采用斷電后人工清理方式
該方法現主要在銅、鉛金屬電解生產中應用,也有部分小型鋅冶煉企業使用,作業方式為:在一個電解周期完成后,將陰、陽極從電解槽中吊出,拔開底部鉛塞或打開放渣閥,用水或者溶液進行沖洗配合人工下槽清理,將陽極泥電解槽側面或底部排放口排出,收集后送到下一工序處理。
該方法存在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差,用水量大等問題,現己基本很少使用。
2、采用槽底預埋抽泥管人工真空掏槽
該方法是在電解槽結構為將電解槽預留做成錐底,并在槽底布置一根直徑較大的(200-300mm)的開有很多孔的管道,在生產過程中,將真空管道沿管道插入電解槽,抽出電解槽底部沉積的陽極泥,該結構形式的電解槽,在國外有較好應用,國內企業在使用半年后就因結晶和堵塞,不能使用;
3、采用人工真空掏槽
在電解生產過程中,在降低運行電流強度后,移開部分陰陽極板,騰出一定的操作空間后,用連接真空管的掏槽器從上部插入電解槽中,按估算距離進行掏槽,掏槽過程中陽極泥被真空管道抽出到陽極泥真空受液槽后,送其他工序。
在以上己知的排泥系統中,都需要人力、或者電力進行排放輸送,并且工作環境差、成本偏高、勞動強度大且無法實現自動化操作,同時由于整個過程需要電解槽斷電作業,造成了生產效率降低及生產成本的增加。
針對以上問題,亟需發明一種新型電解槽排泥系統及其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的電解槽排泥系統效率低下、成本偏高等缺陷,從而提供了一種新型電解槽排泥系統,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中原黃金冶煉廠有限責任公司;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河南中原黃金冶煉廠有限責任公司;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3204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