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建筑安全監測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31936.6 | 申請日: | 2017-05-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0539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30 |
| 發明(設計)人: | 侯松;潘麗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H04W4/38 | 分類號: | H04W4/38;H04W40/10;H04W40/20;H04W40/24;H04W40/32;H04W84/18;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識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趙永強 |
| 地址: | 223005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無線 傳感器 網絡 建筑 安全 監測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了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建筑安全監測系統,包括(1)建筑安全監測數據采集模塊,其通過無線傳感器網絡進行數據采集,包括數據采集節點和簇頭節點,所述數據采集節點布置在被測部位,用于采集監測區域的建筑安全監測數據,所述簇頭節點用于收集數據采集節點采集的建筑安全監測數據,并對該建筑安全監測數據進行數據融合處理和數據壓縮處理;(2)建筑安全監測數據傳輸模塊,用于將簇頭節點的建筑安全監測數據傳送至基站;(3)建筑安全監控中心,用于通過移動通信網絡接收基站的建筑安全監測數據,對建筑安全監測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并輸出監測結果。本發明的系統結構簡單,效果較好,可有效實現建筑的實時安全監測,節省人力物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安全監測領域,具體涉及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建筑安全監測系統。
背景技術
相關技術中的建筑安全采用有線監測網絡進行監測,而有線監測網絡一方面需要布設大量的電力和通信線纜,成本較高,在遠離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上布設難度更大。另一方面,有線監測網絡通常將線纜布設在建筑物之中,而大型建筑由于施工時間較長,期間對監測系統的翻新、維護和升級極為不方便。同時,在建筑施工過程中無法對建筑物的狀態進行實時監控。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建筑安全監測系統。
本發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提供了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建筑安全監測系統,包括建筑安全監測數據采集模塊、建筑安全監測數據傳輸模塊和建筑安全監控中心;所述建筑安全監測數據采集模塊通過無線傳感器網絡進行數據采集,包括數據采集節點和簇頭節點,所述數據采集節點布置在被測部位,用于采集監測區域的建筑安全監測數據;所述簇頭節點用于收集數據采集節點采集的建筑安全監測數據,并對該建筑安全監測數據進行數據融合處理和數據壓縮處理;所述建筑安全監測數據傳輸模塊用于將簇頭節點的建筑安全監測數據傳送至基站;建筑安全監控中心用于通過移動通信網絡接收基站的建筑安全監測數據,對建筑安全監測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并輸出監測結果。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系統結構簡單,效果較好,可有效實現建筑的實時安全監測,節省人力物力。
附圖說明
利用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附圖中的實施例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任何限制,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以下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圖1本發明的框圖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建筑安全監控中心的框圖示意圖。
附圖標記:
建筑安全監測數據采集模塊1、建筑安全監測數據傳輸模塊2、建筑安全監控中心3、數據分析模塊10、顯示模塊20。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以下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參見圖1、圖2,本實施例提供的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建筑安全監測系統,包括建筑安全監測數據采集模塊1、建筑安全監測數據傳輸模塊2和建筑安全監控中心3;所述建筑安全監測數據采集模塊1通過無線傳感器網絡進行數據采集,包括數據采集節點和簇頭節點,所述數據采集節點布置在被測部位,用于采集監測區域的建筑安全監測數據;所述簇頭節點用于收集數據采集節點采集的建筑安全監測數據,并對該建筑安全監測數據進行數據融合處理和數據壓縮處理;所述建筑安全監測數據傳輸模塊2用于將簇頭節點的建筑安全監測數據傳送至基站;建筑安全監控中心3用于通過移動通信網絡接收基站的建筑安全監測數據,對建筑安全監測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并輸出監測結果。
優選地,所述建筑安全監測數據包括建筑結構的應力數據、加速度數據、位移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3193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無線通信系統中的多用戶收發方法及其裝置
- 下一篇:控制信道上信息的可靠傳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