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樹脂混凝土移動拌合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31192.8 | 申請日: | 2017-05-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2069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9 |
| 發明(設計)人: | 周嵐;倪富健;王洪超;李春暉;趙巖荊;李小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道潤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C5/42 | 分類號: | B28C5/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韓飛 |
| 地址: | 210001 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中山東路***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樹脂 混凝土 移動 拌合機 | ||
1.一種樹脂混凝土移動拌合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行駛的車架(10);以及
設于車架(10)上并沿物料的輸送方向依次排布的多個樹脂儲罐(12)、石料輸送組件(20)、礦粉下料箱(30),
其中,石料輸送組件(20)包括多個石料儲箱(21)以及用于輸送石料的石料傳送帶(211),石料傳送帶(211)的傳送末端位于礦粉下料箱(30)的下方,礦粉下料箱(30)的正下方設有雙螺旋拌合器(50),石料傳送帶(211)的傳送末端及礦粉下料箱(30)均與雙螺旋拌合器(50)相連通;
礦粉下料箱(30)包括箱體(31)以及雙螺旋聚料組件(33),雙螺旋聚料組件(33)設置于箱體(31)的底部,雙螺旋聚料組件(33)包括平行設置的主動軸(331)及從動軸(332),主動軸(331)與從動軸(332)傳動連接,礦粉沿著箱體(31)下降到底部后,又能在雙螺旋聚料組件(33)的傳動下,匯聚到箱體(31)的底部正中間,從而順利的傳送到出料口內。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樹脂混凝土移動拌合機,其特征在于,礦粉下料箱(30)的下方設有樹脂攪拌機(40),樹脂儲罐(12)的旁側設有用于將樹脂輸送至樹脂攪拌機(40)的輸液泵(14),樹脂攪拌機(40)的出液口與雙螺旋拌合器(50)相連通。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樹脂混凝土移動拌合機,其特征在于,礦粉下料箱(30)包括:
設于車架(10)上的支撐架(34),支撐架(34)支撐箱體(31);
該箱體(31)在其上部敞開形成有進料口,隨箱體(31)高度的下降,其下部逐漸收縮形成箱體底部;以及
設于箱體(31)正下方的礦粉輸送組件(32),
其中,出料口設置于所述箱體底部的中心,礦粉輸送組件(32)與箱體(31)的出料口相連通。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樹脂混凝土移動拌合機,其特征在于,雙螺旋拌合器(50)包括:
伴合器架體(51),其具有一定的內部空間;以及
設于伴合器架體(51)內部的伴合器主動軸(53)與伴合器從動軸(54),
其中,伴合器主動軸(53)與伴合器從動軸(54)平行設置且同步傳動連接,伴合器主動軸(53)及伴合器從動軸(54)上分別設有螺旋式的主動軸伴合葉片(534)及從動軸伴合葉片(544)。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樹脂混凝土移動拌合機,其特征在于,伴合器架體(51)上沿著混合料輸送方向依次設有固體料進料口(511)及混合料出料口(512),其中,固體料進料口(511)設于伴合器主動軸(53)及伴合器從動軸(54)的上方,混合料出料口(512)設于伴合器主動軸(53)及伴合器從動軸(54)的下方,固體料進料口(511)及混合料出料口(512)之間設有液體料加注口(513)。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樹脂混凝土移動拌合機,其特征在于,礦粉輸送組件(32)的輸送方向末端開設有用于排出礦粉的輸送通道(323),石料傳送帶(211)的傳送末端及輸送通道(323)與固體料進料口(511)相連通。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樹脂混凝土移動拌合機,其特征在于,樹脂攪拌機(40)的出液口與液體料加注口(513)相連通。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樹脂混凝土移動拌合機,其特征在于,雙螺旋拌合器(50)的后方設有混凝土輸送裝置(60),該混凝土輸送裝置(60)包括:
擺動缸(61);
底部與擺動缸(61)相鉸接的升降桿(63);以及
與升降桿(63)的頂部相鉸接的螺旋輸送管道(65),
其中,螺旋輸送管道(65)可在擺動缸(61)的驅動下在水平面上一定角度范圍內往復擺動。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樹脂混凝土移動拌合機,其特征在于,螺旋輸送管道(65)的前端設有物料輸入口(651),物料輸入口(651)的上方旋轉連接有導引嘴(66),導引嘴(66)與混合料出料口(512)相連通。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樹脂混凝土移動拌合機,其特征在于,螺旋輸送管道(65)可繞導引嘴(66)在水平面及豎直平面內作往復擺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道潤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道潤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31192.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