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物聯網漏洞掃描系統及掃描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29513.0 | 申請日: | 2017-05-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549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2 |
| 發明(設計)人: | 王宋飛;楊星海;尋飛飛;解宇;胡立彬;蘇玉瑞 | 申請(專利權)人: | 濟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H04L12/24;H04L12/26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黃海麗 |
| 地址: | 250022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聯網 漏洞 掃描 系統 方法 | ||
1.一種物聯網漏洞掃描系統,其特征是,包括:依次連接的流量嗅探器、掃描器、物聯網漏洞掃描服務器和Web可視化終端;
所述流量嗅探器,用于被動地監聽物聯網環境中的通信流量,以及主動發送流量探測數據包;流量嗅探器采用軟件定義無線電處理實際物聯網環境中的物理層流量,并解封裝后傳輸給鏈路層;
所述掃描器,用于處理來自流量嗅探器捕獲的流量數據,還用于構造數據包通過流量嗅探器發送到目標物聯網環境中;
所述物聯網漏洞掃描服務器,用于對流量嗅探器發送過來的數據做分析后,通過源地址、目的地址以及數據流向,形成目標掃描網絡的拓撲圖,確定物聯網環境中收發流量的每一個物聯網設備以及鏈路狀態;完成對物聯網設備型號和物聯網設備所用系統版本型號的識別,進而將識別結果跟物聯網漏洞數據庫進行比對,如果發現漏洞,則通過Web可視化終端向用戶展示掃描結果,并生成PDF文檔保存在文檔數據庫中;對流量通過柱狀圖進行實時顯示;所述柱狀圖包括:每一個設備的發送接收流量、控制流量、管理流量和數據流量;
所述Web可視化終端,用于通過RESTful API接口與物聯網漏洞服務器相連,提供與物聯網漏洞服務器交互操作的頁面,提供實時的對物聯網環境中設備和設備之間鏈路的監測,并向用戶展示物聯網環境的拓撲圖、節點信息、鏈路細節以及各種掃描報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物聯網漏洞掃描系統,其特征是,
所述掃描器,包括:流量提取模塊、流量信息收集模塊、數據包發送模塊和存儲處理模塊;
所述流量提取模塊,包括若干個針對不同協議的流量掃描子模塊,每個流量掃描子模塊都用于發送流量探測數據包捕獲網絡中的數據包,以及根據發送的數據包對捕獲返回的數據包,并通過數據包發送模塊發送給物聯網漏洞掃描服務器進行分析;
每個流量掃描子模塊用于對目標設備進行掃描;掃描分為主動掃描和被動掃描,主動掃描會發送數據包,并對目標網絡環境造成影響,被動掃描及只捕獲在空氣中已經存在的無線電,不會對目標網絡造成任何影響;
所述流量信息收集模塊,用于記錄有用信息,所述有用信息包括:流量嗅探器捕獲流量的位置、捕獲流量的數據幀大小以及捕獲流量的數據幀的時間戳;
所述數據包發送模塊,用于將服務器生成的數據包發送到目標網絡環境中,接收返回的信息,并接收流量提取模塊捕獲的流量;
所述存儲處理模塊,用于對流量提取模塊及流量信息收集模塊的數據進行收集存儲。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物聯網漏洞掃描系統,其特征是,
所述物聯網漏洞掃描服務器,包括:應用程序服務器和數據庫服務器;
所述應用程序服務器,為核心處理服務模塊,提供接口用于連接掃描器、物聯網漏洞數據庫以及Web可視化終端,不僅承擔各種數據傳輸和任務的調度,而且用于處理分析各種流量數據,讓各個模塊能夠協調運行;
所述數據庫服務器,用于存儲捕獲的流量和分析結果,供Web可視化終端查詢和分析。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物聯網漏洞掃描系統,其特征是,
所述節點信息包括:ID號、制造商、MAC地址、幀總數、信號數、SSID;
所述鏈路細節包括:源地址、目的地址、幀總數、數據總量大小;
所述掃描報表包括:漏洞名稱、漏洞危險等級、漏洞簡介、漏洞公告、發現時間、漏洞類型。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物聯網漏洞掃描系統,其特征是,
所述流量嗅探器,為設置于物聯網環境中的可持終端,所述流量嗅探器與可視化終端設備一起被配置在樹莓派3平臺上,用于監聽各種協議的流量;所述流量嗅探器,包括:被配置為監聽模式的無線網卡、藍牙嗅探器、Zigbee嗅探器或RFID讀卡器。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物聯網漏洞掃描系統,其特征是,
目標設備指真實環境中的實際物聯網設備,例如智能家庭或者其它智能環境中,例如SOHO路由器、網絡安全攝像頭、煙霧傳感器、智能燈泡、醫療監測裝備、運動捕獲裝備等采用Wi-Fi、BLE、Zigbee、RFID通信的智能設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濟南大學,未經濟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2951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數據追蹤的方法及系統
- 下一篇:一種多身份管理云鎖的方法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