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觸控面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29443.9 | 申請日: | 2017-05-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4526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2 |
| 發明(設計)人: | 魏廣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友達光電(蘇州)有限公司;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1 | 分類號: | G06F3/04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康律師事務所 11805 | 代理人: | 梁揮;孟超 |
| 地址: | 215021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面板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觸控面板,包含基板、第一弧狀電路、絕緣層以及第二弧狀電路。基板包含中央區域、環繞中央區域的周邊區域,以及位于中央區域及周邊區域之間的觸控電路區域。第一弧狀電路、第二弧狀電路設置于基板上,并分別自周邊區域向中央區域延伸。第一弧狀電路設置于周邊區域的一端與第二弧狀電路設置于周邊區域的一端電性連接。在觸控電路區域中,每一第二弧狀電路在垂直于基板方向的投影與第一弧狀電路中至少一者相交。絕緣層設置于基板上,且在觸控電路區域內絕緣第一弧狀電路與第二弧狀電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于一種觸控面板,且特別是有關于一種無邊框或窄邊框的觸控面板。
背景技術
一般來說,常見的具有非矩形輪廓的觸控面板,特別是具有圓形或橢圓形輪廓的觸控面板,其控制晶片多半需要接收復雜的感測信號或進行相對龐大的計算,以精準地定位使用者觸碰觸控面板的實際位置。然而,隨著智慧型手機、智慧型手表等攜帶型觸控顯示裝置為符合輕薄化潮流而減少整體的重量,特別是減輕電池的重量,讓電池的容量也隨之降低。因此,電池的容量在供應顯示部件后,并無法提供控制晶片過多的電量用以進行頻繁的定位計算。是故,許多的觸控面板希冀能降低定位時計算的復雜程度,以減少定位使用者碰觸位置所需的電量,并同時提高定位的精準度。但這種期待卻常常面臨到種種的限制而無法同時達成。舉例來說,部分非矩形的觸控面板仍以X-Y方向交錯的感測電極與驅動電極形成矩形的網格,藉矩形的網格定位使用者碰觸位置。但在觸控面板的邊緣處會有不完整的矩形網格存在,會對應產生較復雜的電信號變化,而增加計算的復雜度。進一步地,會耗費更多的計算資源與電量。或者,部分的觸控面板可將觸控面板的表面切分成多個小單元,并于每一小單元設置獨立的感測器分別引出,但此種觸控面板需較復雜的驅動設計,且受限于驅動晶片的能力與耗電量,而無法廣泛應用。又或者,部分的觸控面板設置同心圓的感測電極與徑向的驅動電極,但此種觸控面板由于靠近觸控面板中心的部分的電極太密集,除了電極間交互影響的效應外,尚有可能同時產生多個信號變化,而讓控制晶片難以判斷。
由此可見,上述現有的架構,顯然仍存在不便與缺陷,而有待加以進一步改進。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相關領域莫不費盡心思來謀求解決之道,但長久以來一直未見適用的方式被發展完成。因此,如何能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實屬當前重要研發課題之一,亦成為當前相關領域亟需改進的目標。
發明內容
本發明之一技術態樣是有關于一種觸控面板,用以解決以上現有技術所提到的困難。
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提供一種觸控面板。觸控面板包含基板、多個第一弧狀電路、絕緣層以及多個第二弧狀電路。基板包含中央區域、周邊區域以及觸控電路區域。周邊區域環繞中央區域。觸控電路區域位于中央區域及周邊區域之間。第一弧狀電路設置于基板上。每一第一弧狀電路具有第一端與第二端。其中,第一端設置于觸控電路區域內鄰近中央區域處,且第二端設置于周邊區域。第一弧狀電路延伸在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的部分位于觸控電路區域內。第二弧狀電路設置于基板上。每一第二弧狀電路具有第三端與第四端。其中,第三端設置于觸控電路區域內鄰近中央區域處,第四端設置于周邊區域,并與第二端其中之一在周邊區域電性連接。第二弧狀電路延伸在第三端與第四端之間的部分位于觸控電路區域內,且每一第二弧狀電路在垂直于基板方向的投影與第一弧狀電路中至少一者相交。絕緣層設置在基板上,且絕緣層在觸控電路區域內絕緣第一弧狀電路與第二弧狀電路。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的絕緣層還設置在周邊區域上,且第一弧狀電路與第二弧狀電路分別設置在絕緣層相對的兩側。絕緣層具有多個貫穿孔,設置在該周邊區域。第二弧狀電路通過貫穿孔,分別與第一弧狀電路電性連接。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的以貫穿孔的其中之一為電性連接的第二端與第四端在垂直于基板方向的投影相重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友達光電(蘇州)有限公司;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友達光電(蘇州)有限公司;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29443.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