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蓄電池自動連續充電轉換裝置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29206.2 | 申請日: | 2017-05-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7258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0 |
| 發明(設計)人: | 費孝濤;李瑞金;汪東明;魏緒懿 | 申請(專利權)人: | 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H02J7/00 | 分類號: | H02J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陳建和 |
| 地址: | 223003***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蓄電池 自動 連續 充電 轉換 裝置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多蓄電池自動連續充電轉換裝置,包括轉換控制部、轉接線部和蓄電池充電存放部;其中,蓄電池充電存放部具有多個相互并聯的蓄電池充電單元,轉接線部具有多個相互并聯的繼電器,蓄電池充電單元與繼電器的充電線路一對一連接,并與充電器串聯,構成多個并聯的充電電路;繼電器的控制線路均連接至轉換控制部,構成多個并聯的控制電路。進一步的,還公開一種可與移動終端相連的多蓄電池自動連續充電轉換。通過該裝置,可連接一臺蓄電池充電器和多組蓄電池,在無人值守的情況下,根據在充蓄電池的狀態判斷該蓄電池是否充滿并作出相應的控制,實現多蓄電池的自動連續充電。還能通過該系統對各蓄電池的充電狀態實現遠程監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儲能蓄電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蓄電池自動連續充電轉換裝置及系統。
背景技術
蓄電池是工業生產中非常重要的電源設備。以汽車工業為例,無論是傳統的發動機驅動型汽車,還是新能源汽車,都離不開蓄電池。而蓄電池的缺點之一,是充電時間長。結合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根據調查,開設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大中專院校,汽車實訓整車和發動機實訓臺架是最多也最常用的設備。這些設備的共同特征便是使用蓄電池。以大專院校中的汽車工程學院為例,常用的整車有10余臺,發動機臺架有20多臺。實踐教學的固有規律,使得這些整車及臺架上的蓄電池需要經常充電。為滿足次日上課需求,實驗員老師必須在下班前將需要充電的蓄電池全部充滿。充電器少、蓄電池多是另一個現實狀況。因此,在前一個蓄電池充滿電后,必須及時將充電器換至下一蓄電池進行充電,才可在工作時間內保證所有待充蓄電池完成充電。并且在充電過程中需要有人值守和監管。
設計充電器的原則是以是用滿足需求為前提,盡量采用常用的電子元器件避免使用昂貴的集成電路芯片,既便于制作,同時又降低成本。就目前而言,在技術領域,市售充電器存在著充電時間長,充電電流小,沒有保護能力等諸多設計缺陷。這些設計缺陷,對充電電池有極大的危害,會縮短電池的使用壽命。智能充電器能夠根據電池充電狀態的三個階段自動切換工作方式,這樣不僅可以保護電池,延長電池循環壽命,而且可以提高充電效率,縮短充電時間。但智能充電器的發展現狀是充電器普遍采用智能芯片,外加輔助電路構成,成本比較高,最終導致售價居高不下,同時屆帶來設計粗糙的市售充電器仍占據廣大市場的緣故。此外,通常充電器的功率是一定的,一次只能為一臺蓄電池充電。
總體而言,價格昂貴的汽車用蓄電池及其充電技術正朝智能化方向發展,但由于蓄電池存在單體一次性充滿時間長的緣故,目前尚無專門研究充電轉換裝置的先例。
發明內容
本發明將公開一種多蓄電池自動連續充電轉換裝置,通過連接一臺充電器設備及多個待充電蓄電池,在無人值守情況下,能夠根據在充蓄電池的狀態判斷該蓄電池是否充滿并作出相應的控制,即若充滿,則斷開該蓄電池正充電線,為下一個需充電蓄電池進行充電。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多蓄電池自動連續充電轉換裝置,包括轉換控制部、轉接線部和蓄電池充電存放部;其中,蓄電池充電存放部包括多個相互并聯的蓄電池充電單元,蓄電池充電單元用于連接待充電的蓄電池;轉接線部包括多個相互并聯的繼電器,繼電器被配置為具有相耦合的充電線路與控制線路,繼電器和蓄電池充電單元數量相等;蓄電池充電單元與繼電器的充電線路一對一連接,并與充電器串聯,以構成多個并聯的充電電路;繼電器的控制線路均連接至轉換控制部,以構成多個并聯的控制電路。轉換控制部用于判斷各蓄電池充電單元中的蓄電池是否需要充電,并通過相應繼電器的控制線路來控制充電電路的通斷,以控制各蓄電池的充電與否。
進一步的,各蓄電池充電單元還與轉換控制部連接,以構成多個并聯的用于檢測各蓄電池充電單元中的蓄電池的端電壓的電壓檢測電路。
進一步的,各蓄電池充電單元還與轉換控制部中的檢測模塊連接,以構成多個并聯的電壓檢測電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2920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